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山东援疆:2025年要干成这30件惠民实事 聚力民生 情暖民心2025山东援疆30项惠民实事全面启动

2025-03-03 19:00:09 来源:改革网 

2025年,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聚焦民生福祉、教育质量、产业发展三大领域,推出30项惠民实事,涵盖医疗救助、教育提升、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以“山东所能”服务“喀什所需”,助力喀什高质量发展。

筑牢群众幸福根基

近年来,山东援疆通过多维度、系统化的民生工程与政策创新,持续筑牢群众幸福根基,具体举措涵盖医疗保障、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乡村振兴及民族团结等多个方面,显著提升了喀什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今年,山东援疆大力实施惠民救助“启明行动”、大病报销救助、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干预行动等。组织山东专家团队开展“光明行”公益惠民活动,实施“鲁喀新声”人工耳蜗惠民救治项目,年内完成免费白内障患者救治、失聪儿童人工耳蜗植入600例以上。安排1000万元重大高发疾病救助资金,对受援地困难群众罹患肺结核、脑梗死等11种重大疾病进行兜底保障。健全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干预服务网络,建立覆盖喀什的防控监测管理系统。发挥中医药在干预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方面独特优势,制定喀什地区脊柱侧弯中医药诊疗技术方案,在受援地儿童青少年中开展脊柱侧弯初筛不少于4万人次,经筛查和评估符合条件的干预对象100%纳入防控监测管理。

image.png

医生正在为患者检查。

实施妇幼健康“春风工程”“中医中药进万家”惠民行动、医疗专家巡诊义诊行动。改造提升受援4县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条件,选派20名妇幼健康人员到山东跟岗培训6个月,组织15名山东专家来喀帮扶带教。支持开展婚前孕前医学检查、高龄产妇唐氏筛查等免费妇幼保健项目89个,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实施预防接种智慧化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实现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乡镇卫生院全覆盖。构建地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建成喀什中医药文化博览馆,打造县域智慧化中药房平台,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实现县有中医院、乡有中医馆、村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实施中医药进机关、进学校、进基层,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举办50场以上中医药文化青少年研学游、百场“中医药大巴扎”。组织山东50名以上知名专家来喀什开展坐诊巡诊义诊。开展“鲁医下乡”活动,组织援疆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面向群众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免费发放药物,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30场以上。

image.png

岳普湖县泰岳阳光儿童康复中心内为脑瘫儿童提供专业且全面的康复服务。岳普湖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高效投用岳普湖县儿童康复中心,开展“泰岳阳光·泰岳医心”关爱活动,设立儿童康复专家“小组团”,选拔20名儿童康复专业骨干到山东进修,对患脑瘫等重大疾病的儿童开展全面医疗救助。推进“卫生强基”工程,支持以县级人民医院为龙头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软硬件设施,打造4所示范乡镇卫生院,建设4个县级急诊急救副中心。选派山东专家新组建4个乡镇卫生院“小组团”工作队,培训乡镇卫生院骨干80名以上。举办“鲁疆万里情”文艺惠民活动,开展精品文艺演出及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等系列交流培训。联合创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艺精品,深入乡村、社区开展100场以上文艺演出。

培育新时代人才

教育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省选派优秀教师承担喀什地区的教育教学任务。他们全情投入、全力以赴,以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的山东教育力量,辐射带动喀什地区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教育援疆模式。今年,山东援疆大力实施千名大学生喀什支教支医行动,选派1000名师范类大学生、100名教育硕士、100名医学专业大学生到喀什实习支教支医。暑期组织500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喀什开展国通语推广普及、传统文化交流体验、课业辅导、兴趣特长培训等志愿服务。

image.png

英吉沙县实验小学国学课堂。艾孜再姆摄

打造教育援疆“泰山班”品牌,在10个组团帮扶中学设立“泰山班”,以山东援疆师资为主,“带土移植”山东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班级管理、学生培优等方面经验做法,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希望澡堂”暖心工程,在受援四县寄宿制学校新建、改扩建浴室57处,通过增加淋位、更新供热设备、安排专项补贴资金等,确保在校生每周都能洗上热水澡。打造“国风幼儿园”,按照“一个传统文化走廊,一间数字国学互动体验馆,一间非遗手工体验室,一个多功能活动室,一处室外活动场地”标准,对22所幼儿园进行改造提升,让孩子们从小能够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开展青少年“心灵护航”行动,建设喀什中小学积极心理培育工作室、南疆学生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院,打造贴合南疆实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开展青少年心理测评及危机筛查,编制《心理危机干预手册》,开办家长课堂,完成850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集中轮训。建设高中教育扩优提质标杆校,建成喀什二中科创教学综合楼、泰山体育场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更新完善学校实验设施设备,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鲁喀教育交流中心”作用,打造地区精品课“中央厨房”。选派不少于50人优秀师资,开展组团式帮扶,建设“名师工作室”,带动青年教师提升业务能力。依托山东师范大学设立附属中学,开展整体托管、教研指导、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建立初高中贯通培优机制,力争高考成绩持续突破。

image.png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探讨学科内容。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红玲摄

打造南疆职业技术教育高地,成立鲁喀职教联盟,选派60名援疆教师对喀什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组团帮扶,组织山东双高职业院校整体托管商贸流通工程、文化与旅游、机电与能源产业学院。选派300名职校学生赴山东开展一学期的“第二校园”专业学习,选拔优秀技工学校毕业生到山东相关技师学院深造。

开展困难家庭大学生就学补助,设立受援四县贫困学生助学基金,按每人每年6000元标准,资助在国内其他省份高校就读的3720名贫困大学生;按照每人3000元标准,资助在疆内高校就读的1560名贫困大学生。

image.png

粤新两地“足球小将”在比赛中增进友谊。钟修程摄

实施“绿茵追梦”青少年足球发展计划,建设乡村、社区足球场等体育设施30处以上。举办“绿茵追梦·鲁疆青少年足球融情训练营”,组织100名以上青少年球员和教练到鲁能足校等进行专业训练,探索鲁喀两地联合创办足球特色班。承办“中亚六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

开展青少年融情交流活动,组织2000名以上中小学生到山东开展“青少年手拉手”“祖国情·中华行”等研学活动,组织在鲁新疆籍学生开展文化体验、研学旅行和融情交流等系列活动3000人次以上,深度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山东援疆干部与学生联系结对活动。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山东援疆积极践行新时代中央治疆方略,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主线,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帮助英吉沙县、疏勒县、岳普湖县、麦盖提县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等方面整体统筹谋划。

image.png

山东援疆靠先进农业技术在英吉沙县因地制宜发展戈壁设施农业。

今年,山东援疆要继续实施乡村旅游提质行动,打造疏勒“疆南渔村”、英吉沙“土陶村”“小刀村”,建设岳普湖和麦盖提沙漠景区营地,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开展“百万山东人游喀什”系列活动。打造民族融合互嵌式示范社区,在受援四县打造10个以上民族融合互嵌式示范社区,完善社区文化、体育、医疗等设施,强化养老托幼、暖心食堂、“社工+义工”等便民服务,常态化开展文化交流和志愿服务活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年内完成1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全面优化提升40个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运营好南疆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提升乡村振兴管理人员、农业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进80名左右农技“土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指导培训,帮助农民提升技能、增收致富。实施“大仓东移”促消费工程,完善提升喀什农副产品出疆仓储、物流、销售体系,建设50个销售专柜,建设综合性特色产品选品中心,举办产销对接会、直播带货等活动,组织开展电商培训,全年促进出疆销售5万吨以上、销售额15亿元以上。

image.png

2024济宁市对口支援新疆英吉沙县“幸福英吉沙·‘杏’好遇见你”消费帮扶启动仪式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济宁举行。(资料图)英吉沙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大力发展戈壁农业,支持受援县发展戈壁设施农业,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打造“南疆菜篮子”“戈壁鲜花城”。建设盐碱地综合治理科创中心和试验示范种植园,推广示范耐盐碱品种种植。实施红枣“保险+期货”价格保障项目,为6万亩红枣提供价格风险保障。

实施洁净饮水工程,支持受援县新建改造水厂、供水管网,新建一批直饮水站房,做好400座直饮水站房的运行管护。支持岳普湖县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助力解决县域生活饮水安全问题。

开展“送岗入疆”就业服务,举办“就选山东·送岗入疆”就业服务活动,加大到山东转移就业岗位开发和推送力度,年内提供岗位5000个以上,组织在鲁务工人员回喀开展宣讲。组织山东事业单位面向喀什地区开展定向招聘。

培育特色劳务品牌,组织“鲁菜师傅”“阳光大姐”“梁山好焊”等山东特色劳务品牌进疆培训指导,开展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展示交流、竞赛等活动,打通“培训+就业”服务链条,帮助喀什地区培养紧缺急需技能人才,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劳务品牌。

实施新疆在鲁务工人员关爱行动,设立新疆在鲁务工人员关心关爱基金,支持山东用工企业改善食宿条件,开展亲属探亲慰问活动,组织用工企业回访务工人员家庭,建立援疆干部联系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机制,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

image.png

麦盖提县N39°沙漠旅游景区。(资料图)

实施乡村旅游提质行动,打造疏勒“疆南渔村”、英吉沙“土陶村”“小刀村”,建设岳普湖和麦盖提沙漠景区营地,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开展“百万山东人游喀什”系列活动。

开展“喀什百姓看发展”活动,组织受援四县乡镇、社区1万名以上各族干部群众,到重点项目一线、和谐示范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等参观学习,感受喀什发展变化,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


[责任编辑:孔梵]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