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郫都区召开聚焦“五大行动”,奋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大会,吹响了新年奋进的冲锋号。
在这次大会上,“创新创造”“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高频亮相,为郫都双创企业锚定方向、注入信心。记者走访发现,双创企业纷纷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抓创新、拓市场,全力稳增长、力拼“开门红”。
中良川工:开足马力
订单满满实现“开门红”
近日,记者在成都中良川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良川工”)看到,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熟练操作,专注投入;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事务。
“我们从2月6日(正月初九)正式复工,复工首日员工到岗率100%,以崭新的面貌开启新一年的发展篇章。”公司副总经理陈菊介绍道。
作为郫都区本土企业,中良川工成立于2017年,经过多年沉淀,已从一个几人创业的小团队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是中良川工实现飞跃发展的第一动力。中良川工成立8年来,以攻克“卡脖子”技术,打造国产化高精密减速器为己任,依托在精密机械传动、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经验,创新研发,首创滚子包络超精密减速器。
“在刚刚过去的一月,公司迎来了‘开门红’,订单持续增长,目前已经接到了200余万元的订单。”在陈菊看来,这一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企业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深耕。近年来,企业积极研发专利技术、不断引进先进设备,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拥有国际国内相关专利30余项。新年伊始,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再传捷报。中良川工取得手摇式减速器用手摇机构专利,能提高蜗轮蜗杆减速器适应性及使用灵活性。
红火的开局,大大提升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今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入分析以往样机测试数据,精准定位性能短板,运用前沿技术和创新工艺,对产品的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制造精度等关键环节进行优化改进,推出两款性能卓越、质量可靠的成熟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陈菊信心满满地说。
壹为汽车:干劲满满
1月订单金额已超4000万元
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新能源汽车领域成绩斐然。今年春晚,中国新能源车首次亮相舞台,“科技之光”振奋人心。进入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势能持续强劲。这一良好态势也体现在郫都企业的发展成果中,成都壹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为汽车”)便是典型代表。
洗扫车、绿化洒水车、路面养护车、自装卸式垃圾车……走进壹为汽车新能源创新中心,各类不同功能的城市环卫车整齐停放在厂区门口。
成立于2018年的壹为汽车,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专用车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团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积累了多年经验,集结了机械电子、汽车工程、自动化、无人驾驶、AI智能控制等方面专家,深耕新能源环卫专用车细分领域,致力于成为专用车行业“数智”转型的行业引领者,全面解决传统专用车领域的应用痛点。
“开年以来,公司的市场订单上升趋势非常明显,1月已经确定的订单金额已超过4000万元。如在四川宜宾,公司就斩获了3个政府采购项目;在河南信阳、周口,湖北随州,江苏扬州等地,不少老客户都赶在春节前下达订单,目前公司积累的新能源环卫车订单数量已超150台。”说起订单,壹为汽车副总经理王浚源欣喜不已。
事实上,春节放假前,壹为汽车就着手为第一季度的订单交付做好准备工作。“放假前,我们积极与200多个供应商一一沟通,让对方提前做好物料准备工作。
大年初九开工第一天,公司就召开专题会议,要求交付中心加强生产计划的组织和调度,全力保障第一季度订单交付。”王浚源直言,小批量、多品种是新能源环卫车订单的特点,产品种类多意味着生产批次多,每个批次数量相对较少,给生产交付带来了不少挑战。但是,壹为汽车团队依托成熟的产品、稳定的供应体系、善打硬仗的生产团队,赢得了客户的口碑,客户从下单到交付,整个周期可控制在25天内。
当前,壹为汽车正全力冲刺第一季度订单,力争完成2025年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今年的目标产值是5亿元,预计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1700台。”王浚源表示。
中良川工、壹为汽车只是郫都诸多创新企业的一个缩影。新春复工、新年赶单。眼下,郫都区各企业以饱满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力争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