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记者从喀什地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2025年,喀什地区聚焦“三北”工程攻坚战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计划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23.3万亩,实施造林绿化12.3万亩。
根据计划,以巴楚、麦盖提、莎车、叶城、岳普湖县为主战场,采取生物治沙、工程固沙、光伏治沙、引洪灌溉等综合措施,有效治理沙化土地,确保沙源不扩散,培育发展沙产业,在巩固拓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锁边成果上持续用力。喀什地区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科负责人李京涛表示,以“扩边”为重点,2025年续建项目7个,新建项目27个,下一年度项目已储备入库22个,科学防治,巩固提升锁边成效。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喀什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5774.78万亩,占全地区国土总面积的34.87%,占新疆沙化土地总面积的5.16%。近年来,喀什地区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在沙漠前沿、沙漠—绿洲过渡带、绿洲外围积极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构筑三级防护体系,有力改善了沙区生态环境。
喀什地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布局防沙治沙,建立多元化的防沙治沙投入机制,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重点地区林草植被持续增加,“十四五”以来,通过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33万亩,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目前,中央财政已为新建、续建项目拨付资金26.9亿元。地区要求各地做好施工准备,确保“开春即开工”。眼下,岳普湖县达瓦昆荒漠化综合治理防沙基地防沙治沙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现场群众手持铁锹,在沙地上挖出一排排整齐的沟壑,然后将一株株芦苇苗栽入沙土中,展开“扶苗夯土”作业,在流沙的迎风方向,设立方格大小为1米×1米沙障用以阻沙,从而减缓沙漠的侵袭速度。
岳普湖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卡米力·阿不来提告诉记者:“工程固沙的主要作用是在林区周边的流动沙丘建立沙障,阻止沙丘流动,减少风蚀危害。2025年岳普湖工程固沙计划面积1000亩,现已完成350亩,计划2月底之前保质保量完成。”
(吕有文)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