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喀什地区各县市深度挖掘自身独特资源优势,围绕“一二三四五”战略和“十大产业”布局,全力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潜力,培育特色产业,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2024年,全地区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百亿县市达到了7个。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469.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9.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88.52亿元。
2月11日,喀什丝路之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赶制订单。
巴楚县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棉基地之一,列为自治区纺织服装“三城七园一中心”的“七园”之一。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3+1+N打造产业结构,完善棉花产业链。目前,已初步形成棉花育种、种植、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制造、仓储物流棉花产业链。
2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该县工业园区的新疆世博棉纺织有限公司纺纱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纱线飞舞,工人们穿梭在纺纱设备之间,各司其职,分工有序。
据介绍,该公司通过强化精细管理,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对设备工艺进行再优化、再升级,制定一系列经营方针和策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巴楚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公司年产值5亿元,每年可消耗棉花17500吨。
“新的一年,公司抢抓订单、保障生产,以产业带动就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热孜完姑·阿尤甫说。
在该县纺织印染产业区某纺织印染企业厂房内,机器密布,布匹成堆,从织布、定型、染色、压水到品检、包装,一整条流水线高效运转。该企业日产能30吨,将投入20条生产线。目前已建成10条生产线,带动400多人就业。该企业总经理郭立新表示:“巴楚县拥有丰富的棉花储存量,在这里建设生产线,不仅有效降低成本,且优越的地理位置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去年,巴楚县棉花种植148.49万亩,籽棉产量57万吨,皮棉产量达到22.86万吨。在推进全程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优质棉的同时,巴楚县还开展棉花质量追溯,引导棉花种植户、棉花加工企业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确保棉花生产高效有序进行,推动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巴楚县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精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发展壮大,着力提升产棉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棉纺产业不仅带动了该县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还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在莎车县境内,沿着吐和高速公路向西南前行约30千米,就看到坐落在茫茫戈壁之中的恰热克镇光伏产业园。在这里,绿色能源已被高效开发,逐渐成为当地的绿电“灯塔”。
莎车10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是该园区最大的项目,占地面积2.7万亩,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3公里,铺设光伏发电板约190万块。项目总投资49.63亿,储能规模800毫瓦时,装机规模800兆瓦,年均发电量16.13亿千瓦时,可满足约9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该项目作为叶尔羌河流域千万千瓦级水、光、储一体化绿色能源大基地的重点工程,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3.4万吨。项目采用新型的配建转独立的储能方式,提高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助力电费成本的降低。
“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并入电网,为当地提供了清洁、稳定的能源供应。同时,这些光伏项目的建设,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从光伏组件生产、安装调试到后期运维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为莎车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该项目基地负责人魏鹏表示。
光伏产业的发展,不仅为莎车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有效减少了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助力县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了乡村振兴。
疏勒县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园区功能,聚焦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培育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目前,园区共落户企业30家,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总产值2.9亿元。
该园区内,喀什丝路之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定位全球LED照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产品涵盖光源灯具等十几种系列,主要应用于家居照明、商业照明、工程照明等领域。多年以来,该公司立足疏勒县,在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设立物流中心,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在中亚各国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2月11日,在喀什丝路之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繁忙的生产线已全面启动,员工们正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从原材料的精细加工到成品的精密组装,力争如期完成海外市场订单。
2月11日,喀什丝路之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赶制订单。
“多年来,我们深挖降本增效潜能,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开拓市场,对设备工艺进行再优化、再升级,不断提升产能。目前,公司市场订单不断,年销售额6000万,带动150多人就业。”该公司总经理周群说。
企业在加力,政府在助力。疏勒县相关部门针对企业开工复产存在的困难问题开展“一企一策”统筹调度,主动强化资金、用地、用工等方面对接,在招商引资、金融服务、降本增效、人才支撑等方面打出支持企业渡难关、促发展的“组合拳”,保障企业能够开足马力生产,力争跑好新年“第一棒”,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喀什地区各县市纷纷依托自身资源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体系。
泽普县将红枣产业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伽师县在新梅和甜瓜产业发展上独树一帜,通过品牌塑造与市场营销,伽师新梅、甜瓜逐渐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重要市场。麦盖提县在灰枣产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提升灰枣加工品质,延长产业链。叶城县依托核桃产业,构建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核桃产量与品质,借助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为种植户经济带来丰厚收益。
此外,喀什市、岳普湖县、英吉沙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有力地带动全地区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
(陈文军)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