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喀什地区全力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建设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2025-02-12 16:02:06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近年来,喀什地区始终将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

截至2024年底,喀什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0.74万亩,高效节水626.58万亩,分别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69.18%、57.05%。2019-2024年共建高标准农田510.47万亩,面积居全疆第一;累计投入89.48亿元,补助额度居全疆第二。

伽师县是喀什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典范,走进伽师县各地农田,能看到规整的田块、完善的灌溉设施与大型农机在田间待命。据了解,伽师县通过高标准建设,大幅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亩均可节水10%-15%,有效缓解了用水矛盾,保障了特殊土地的灌溉。配套先进技术后,耕地产出能力显著增强,小麦、玉米、棉花亩产分别提高30公斤、50公斤、20公斤左右。如今,规模化经营的农田,机械化水平比一般农田高15-20个百分点,新增的耕地充满生机,亩均节本增效500多元,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收入,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面源污染减轻,次生盐渍化有效改善。

在泽普县金湖杨种业有限公司的种子仓库,各类种子摆放得整整齐齐。公司负责人仔细检查种子品质,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质量达标,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实保障。泽普县在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上成果突出,因地制宜落实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长效机制,采用“公司化运营模式”,种子产业园由泽普县金湖杨种业公司运营管护,公司承担成本和维护费,缴纳保证金,期满设备正常则退还。“半托管模式”下,良种场6200亩农田由8名农民托管,仅托管技术服务,解放劳动力380人。依玛乡13村采用“全托管模式”,村集体合作社与经营主体签约,经营主体负责全部管护,合作社监督,经营主体需组建管护队伍并缴纳相关费用。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与农牧渔场管理科副科长门红福表示,喀什地区坚定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建设,强化与国土、水资源规划衔接,编制印发喀什地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规划,工程建设按分区分类、分时分序原则把控质量;资金上吸引社会资本,探索“先建后补”模式,不断提高建设标准,压实建后管护责任,打造“八配套”核心示范区,助力农业现代化。

 ( 陈朝 吴志远)


[责任编辑:李振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