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广元经开区:构建五项工作机制 创新中小微企业“贷款一件事”

2025-02-12 15:55:16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为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银政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广元经开区构建“五项机制”,创新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一件事”,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高效服务中小微企业。

构建专班工作机制,高位推动精心谋划。在市级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领导下,广元经开区组建由区管委会、区融资办、金融机构、园区指挥部组成的融资专班,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统筹推进融资工作,保障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围绕园区“1+3+1”优势主导产业,开展金融支持重点产业“大走访、大调研、解难题”活动,及时了解园区企业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情况,研究金融产品开发,解决企业实际需求难题。截至目前,融资专班已专题研究融资问题3次。

构建联动协调机制,精准破解融资难题。实行领导联挂工作制度,挂联领导每月到园区重点企业沟通联系至少1次,每季度调研走访园区企业至少1次,对接全市14家银行机构为园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动龙昊通航、久达新材料、弘安医药、白龙湖饮品4家企业纳入全市拟上市重点企业培育名单,为下游13家铝精深加工企业融资7.68亿元。实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引导银行机构由“坐商”向“行商”转变,定期组织金融机构进园区与园区企业金融服务站协同摸清企业融资需求状况,建立企业贷款需求清单,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企业金融需求。

构建清单管理机制,强化融资担保支持。造册登记本地金融服务机构名录,建立金融产品清单,依托园区企业金融服务站、银行营业等公示宣传。梳理公布惠企政策金融服务事项清单,依托“广圆享”惠企政策平台实时向企业精准推送。金融机构梳理精简园区企业贷款流程,编制金融贷款服务办事指南,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微、“瞪羚”等民营市场主体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推广首担和信用担保业务,探索“见担即贷”业务模式。已组织金融机构进园区、企业开展政策宣传推介10余次,纳入“申报清单”企业51家、“推荐清单”企业47家,获得授信企业32家,获得贷款企业18家。

构建特色服务机制,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在园区建立企业服务站,选派金融服务专员以上门、预约、帮办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需求收集等“零距离”特色金融服务。组织各银行机构建立项目评估、审批、贷款的高效绿色通道,压减贷款审批时限。以园区企业租赁厂房租金、设备投资金额、上年度纳税金额等为基础,结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知识产权评估、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情况,为园区企业开展信用授信。设立绿色铝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带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制造业发展,持续贯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集中力量打造千亿级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

构建数字赋能机制,拓展金融宣传渠道。利用深圳数据交易所广元工作站打造数字金融,开展企业数字资产资金入表,让企业资源信息泛化使用。建立“企业之家金融服务”直播间,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企业之家金融服务”,聚焦全区各类市场主体贷款融资需求,对各项惠企政策和金融产品进行直播讲解宣传,线上解答企业提出的金融问题,推动企业线上与金融机构合作。截至目前,已开展6场次直播,参与互动企业1000余家,为12家企业提供金融贷款1250万元。(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报道)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