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农闲变农忙 伽师新梅地里“剪”出致富路

2025-02-05 10:08:42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寒冬腊月,本是农闲时间,但在伽师县英买里镇阿迪拉村,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村委会主任热合木·艾力带领着全村村民,在新梅地里修剪枝条,忙得不亦乐乎。

image.png

“不能闲着,1月到2月必须修剪新梅枝,这样才能保证来年新梅挂果,让新梅又大又红又甜。”热合木边说边挥动着手中的修剪钳。

室外气温零下14度,但热合木却敞着衣服,粗糙的大手紧握锋利的修剪钳,眼神专注而坚定。他微微仰头,目光沿着新梅的枝干缓缓移动,仔细打量着每一根枝条。随后,他伸出一只手,轻轻握住一根树枝,“咔嚓”一声,多余的枝条便应声而落。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犹豫。

同村的克比尔·艾依提跟在热合身后,认真学习着修剪技巧。他时不时询问为什么剪这根枝条不剪那根?怎么辨别哪些枝条是不能结果的?"我的果树挂果还是不多。克比尔坦言,看到热合木通过种植新梅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自己的果树挂果情况并不理想,内心充满了羡慕和学习的渴望。

image.png

热合木理解克比尔的困惑,他耐心地解释道:“你的果树现在才5年左右,新梅一般3年开始挂果,6年才开始进入盛果期。这也是很多村民一开始不愿意种新梅的原因。”说着,热合木还分享起了自己的经历,“别说他了,2014年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种植新梅,头一年见不到成效,我也曾想把树砍了。后来,我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新梅种植技术培训,向农业技术专家请教,坚持了下来,获得不小的收益。

image.png

有了自己的成功经验,热合木开始向全村宣传种植新梅的好处,带动村民们一起种植。截至2024年,阿迪拉村新梅种植面积达4660亩,挂果面积达2500亩,2024年该村新梅收入达1.5亿元。村民们尝到了种植新梅的甜头,干劲也越来越足。

如今,伽师县全县种植新梅已达57万亩,挂果41万亩,产量37万吨,带动人均收入1.7万元以上。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0%,产量占全国的70%,伽师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新梅产销基地。

余思民 张宇航)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


[责任编辑:孔梵]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