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进报道)“去年5月1日,《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正式施行,作为一名来自高职院校的人大代表,能否介绍一下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是如何理解和贯彻执行这个《条例》的?”1月24日下午,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上,来自自贡市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黄晓春作了分享。
“我是来自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的出台,为我们更好服务于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和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遵循和指导。”黄晓春说,通过参加人大组织的调研,我发现在乡村,群众健康意识淡薄、自我保健能力不足等现象较为普遍,而一些乡村专业医生缺乏,农村肩颈、腰椎疾病等的患者,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治疗。目前,四川60岁及以上人口就超过1800万人,全省基层总诊疗量占比超过50%,需要大量卫生健康类技能型人才投身到服务基层群众健康需求的行列之中,基层现有从业人员能力再提升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些情况,我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在推动高职院校更好服务社会需求等方面积极探索、主动作为。
我们发挥川卫康院高水平专业群优势,除了推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实力外,积极与辖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银发经济研究院,建成四川省首批老年健康产学研基地,编制老年康复操作指南、基层医卫人员培训标准,开设中药种植炮制技术、脊柱康复按摩、健康管理、应急救护等技能人才培训班服务地方需求,仅2024年面向基础培训2.2万人次。还组织师生服务志愿队42支,积极参与全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500余场,服务群众超过3万人次,切实打通了服务基层的“最后一米”。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技能为先”,黄晓春表示,他将立足本职把贯彻好、执行好《条例》作为己任,结合学校成功获批四川省产教深度融合试点项目建设和正在申报创建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契机,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丰富完善服务举措,不断为教育强省和健康四川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