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政务服务+供销” 凉山会理打造为民服务新模式

2025-01-24 14:30:08 来源:本网专稿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巩固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成果,以省级“政务服务+供销”试点为契机,持续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政务服务多元化发展有机结合,通过便民服务综合体与基层供销网点共建共享服务阵地,“双向”叠加服务内容,打通为农、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示范引领、夯基筑底,双向融合打造服务阵地

聚焦产业导向、需求导向、民生导向,实行便民服务中心叠加供销社服务功能、供销社网点叠加政务服务职能“双向进入”模式,与农商银行、农业银行、移动公司等合作,投入15万元规范建设便民服务站、金融服务站,购置办公电脑、高拍仪等设施设备,配备等候椅、饮水机、急救箱、手机充电台、雨伞等便民设施和老花镜、放大镜、医药箱等适老化设施,制作公示牌公布便民服务站人员信息,设置“一窗集成”综合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叠加政务服务、供销业务创造便利条件。

试点建设过程中,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比较,选定基础条件好、工作质效优的小黑箐镇、树堡乡开展试点建设,因地制宜编制《会理市树堡乡供销社(会理民康物阜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政务服务+供交邮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等,建设“政务服务+供销社”便民服务站,拓宽办公场地,实现“政务服务+供销”硬件设施“物理整合”。2024年共开展政务服务代办业务、惠企惠民政策宣传以及妇女儿童关爱等活动50余次。 

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双向联动保障服务下沉

以“办公靠前,服务亲民”为宗旨、“一窗办理,一次办结”为目标,制定落实便民服务AB岗工作责任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确保群众办事有序有效。公布便民服务站党员和工作人员信息,推行村常职干部每天轮流坐班,推动群众“进一扇门、跑一个窗、办一揽子事”。组建帮办代办队伍,提供服务事项“定点办、上门办、预约办、掌上办”,有效促进公共服务下沉。

小黑箐镇建立“政务服务+供销”帮办代办制度,进驻便民服务事项75项,同时还结合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环境优势,梳理出景区建设、民宿康养酒店服务等特色进驻服务事项,推进“政务+供销”“政务+旅游”“政务+康养”“政务+集体经济”有机融合,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办件600余件,提供农资供应、农业技术等供销业务咨询服务120余次。树堡乡制定《“政务服务+供销”站点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办法》《“政务服务+供销”便民服务事项动态调整制度》,入驻便民服务事项58项,供销服务事项19项,高频服务事项24项,打造便民服务专区8个,线上接办、线下送服务上门等服务群众1.7万余人次,办件2000余件,看望走访留守老人78名。

因地制宜、有机融合,双向赋能拓展传统业务

立足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通“日用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渠道,创新发展“三超、四基地、一中心、一站”模式,打造集生活超市、农资超市、快递超市于一体的供销合作社超市。依托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农产品展销区,开展农产品销售帮办代办等,拓宽销售渠道。完善为民服务体系,组织开展种植、农机维修等技术培训,及时提供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困难,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开展农作物防病虫害专项培训12次,统购统销农资2021吨,助农增收180元/人。

小黑箐镇统筹村常职、网格员、金融业务员、供销专员等力量组建“为农服务队”,举办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和供销业务专项培训10余次,开展烤烟、茭白、特色中药材等种植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20余次,带动农户种植茭白1.4万亩,实现产值2.5亿元。树堡乡通过流转土地、租用厂房、引资入股等方式,整合资金170余万元建成三超一体的供销合作社超市,推进建设7900余亩人参果、大青枣、绿色蔬菜、芒果产业基地及餐饮文娱一体化服务中心,2024年以来超市营业额达600余万元、快递收发3万余件,助力李子、芒果、大青枣等农特产品销售近300万斤,带动农户增收700余万元。(王琼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 图片由会理市小黑箐镇、树堡乡提供)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