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棚的香菜再长一个多星期就可以上市了,挣个三五千元不成问题。”12月25日,记者走进英吉沙县苏盖提乡坎特艾日克村的温室大棚,绿油油的香菜长势喜人,阵阵菜香扑面而来,种植户正忙着给香菜除草、浇水。
村民帕提古·阿布都热依木是该村较早受益于设施蔬菜的种植户之一。早些年,她在合作社务工,不知不觉爱上了冬不挨冻、夏不晒太阳的大棚职业,随着逐渐掌握了设施农业种植技术,她寻思着何不自己承包大棚发家致富。
说干就干,她鼓起勇气一口气承包了邻村的两座大棚。“去年的毛利润2.4万元。目前种的香菜和油麦菜长势喜人,元旦前就能上市,订单早已联系好了,等这批菜售出,接着育苗继续种植。”循环发展,茬茬丰收,设施蔬菜托起的不只是帕提古的致富梦。
在帕提古的影响下,该村10余名妇女走进大棚,和设施蔬菜结下不解之缘。
要想蔬菜长得好,技术指导是关键,种了就有收获,向大棚要效益。技术员定期进棚检查,指导群众做好病虫害预防,解决种植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从种植规划、大棚建设、育苗栽秧、技术培训,该县通过推广各类反季节蔬菜种植,使农民一年四季有收入,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进乡村振兴。
同时,通过政策、技术、资金等帮扶措施,引导更多农民开展标准化蔬菜大棚种植,瞄准市场需求,巧打时差,抢“鲜”上市,提升蔬菜价值,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英吉沙县种植标准温室大棚1400余座。入冬以来,各乡镇温室设施蔬菜陆续丰收上市,既丰富了当地“菜篮子”,又补给了周边县市。
(潘彦云)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