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作为绵阳市基层人大代表,来自三台县立新镇高棚村的崔兴江在四川省十四届四次代表大会上,怀揣的建议是关于合理优化环保考核指标、秸秆禁烧不搞一刀切。
崔兴江代表说,近年来,为防止大气污染,减少焚烧烟尘,四川省基本上实施了全年全域禁烧,基层干部投入大量精力开展巡查、宣传和应急处置等工作。以三台县立新镇为例,全年在小春(油菜、小麦)收获季和大春(水稻、玉米)收获季40天左右,全镇机关干部联片包村,村社干部、党员志愿者各类人员上下200-300人需24小时巡逻管控;全年非收获季开展值班常规巡逻。全年投入的宣传巡逻车费油费等经费接近10万元。加之监管手段如卫星监测、无人机巡查等,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群众对禁烧政策不理解、不支持,导致效果不理想。
为此,崔兴江代表建议:一是推行分区分时管控,实现疏堵结合。全省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因地制宜科学划分禁烧区和限烧区。对于禁烧区在综合利用财力补贴上加大力度;对于限烧区强化宣传引导和联合执法。
二是优化大气污染考核指标,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机制。农作物秸秆焚烧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PM2.5,能否考虑在农作物收获季节的分区焚烧时段调减相应的污染源指标,优化考核指标,减小城乡二元对立矛盾。
三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通过财政资金奖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性,不断提高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中国改革报、改革网王进 蒋良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