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王泽勇报道)“今天上午,认真聆听了施小琳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催人奋进、深受鼓舞、倍增信心、倍添动力。”1月20日,正在参加四川两会的省政协委员、宜宾学院副院长覃凤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覃凤清委员说,作为一名来自宜宾高校的委员,此次会议带来了“关于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建议:
一是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提升匹配度。完善成果转化制度。扶植一批市场化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
二是提升产业能级水平。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瞻性部署未来产业。
三是以特色学院、产教融合项目为抓手,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及四川样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产教融合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宜宾具有独特的优势。”覃凤清委员说,宜宾作为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抢抓“一蓝一绿”产业发展新赛道,构建“4+4+4”产业体系,具有大学城科创城提供技术及人才支撑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同时通过“智改数转”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覃凤清委员告诉记者,宜宾学院通过政校企联合申报并获批“川茶学院”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两个四川省现代产业学院,2024年在此基础上获批“精制川茶”四川省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项目,以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创新。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淘汰落后专业、传统专业升级改造、增设新专业和、校企结合产业开设交叉学科微专业多措并举,增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促进学科交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