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中欧(亚)班列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1-21 22:38:02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2024年,全区上下紧紧锚定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坚持以建设更加畅通的对外开放通道,形成更加高效的通关运输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国际运输网络,打造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体系,推动中欧(亚)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加高效、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进一步畅通国际物流运输大通道,全年中欧(亚)班列通行量达到1.64万列,同比增长14%,累计通行8.6万列,连续5年在万列以上。我区开行中欧(亚)班列已连续7年保持在千列以上,中亚班列开行量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与中亚五国间开行量居全国首位,占全区的九成以上。


一、开放通道更加畅通。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积极争取下,实施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及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全线开通,2个铁路口岸散矿、散粮以及集装箱换装效率不断提升。格库铁路新疆段扩能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已初步形成兰新、临哈、库格3条进出疆大通道,阿拉山口、霍尔果斯2条跨境铁路的“三出疆两对外”通道网络格局。乌鲁木齐、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哈密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中欧班列西通道的集散和承载能力稳步提升。


二、创新成效更加显著。全面落实中哈铁路分层分级对话机制,着力提升中哈双方列车交接效率,加强列车解编、车辆取送、货物装卸作业等环节的衔接和组织。推动口岸“一站式”并联作业,实施“舱单归并”“宽轨装车”等模式,实现解编、换装、查验、放关等作业环节无缝衔接,数字化赋能口岸运行,全面推广“铁路快通”,支持“运抵直装”模式在中欧(亚)班列中的应用,有效提升境内段铁路进出口货物通关运输效率和便利化水平,业务监管量居全国首位,出境通关时间压缩至1小时以内,入境通关时间压缩至16小时以内,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行服务保障。


三、运输网络更加完善。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至意大利萨莱诺全程时刻表班列稳定开行,到阿拉木图班列实现“次日达”,成功首发乌鲁木齐—喀什—乌兹别克斯坦铁公联运班列,对外联通更加快捷高效。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衔接,开行“新疆—重庆—东盟”西部陆海新通道联运班列、中老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天津港(乌鲁木齐)内陆箱管中心在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设立,新疆货品在中心就可完成装箱和手续办理,进一步织密“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对外开放通道网络。


四、服务保障更加高效。着力建设“一中枢三支点,联动疆内其它节点”的中欧班列集疏运体系,加快运输资源整合,推动“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再提效,实现出口货物当天运抵、放行、装车发运。集结中心“新智港”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平台数字赋能陆港区发展,国际公路运输(TIR)集结中心揭牌运营,集结中心、多式联运中心、综合保税区以及三坪集装箱中心站实现联动,进一步促进公、铁等运输方式有效衔接,运产贸融合发展,积极服务产业聚集。集结中心核心枢纽引领发展、服务保障的支撑作用得到释放,推动形成更加高效的集疏运体系,促进中欧(亚)班列开行持续提质增效。

(来源:新疆发展改革委)


[责任编辑:孔梵]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