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进报道)1月20日,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来自绵阳梓潼“两弹城”的省人大代表李婷率先登场。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具有跨时代的重要价值。作为“两弹一星”红色文化的宣讲员,您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岗位工作,推动“两弹一星”精神的弘扬和实践?能否分享一下在这一过程中最让您印象深刻的经历?未来您将如何进一步推动‘两弹一星’精神的弘扬和传承?”面对记者的提问,李婷代表感慨万千。
李婷代表说,作为一名基层省人大代表,也是一名“两弹一星”红色文化宣讲员,参加工作11年来,我见证并融入了两弹城每个时期的发展历程,也让我更加明白“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用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涵。一路走来,我很自豪,因为我的初心和使命在这里起航。
因为这个初心,我勤奋学习。2013年入职以来,我不断强化宣讲员基本功训练,实地采访了50余名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老领导、老专家、亲历者,特别是2017年,我有幸到邓稼先家里拜访夫人许鹿希奶奶,许奶奶一再叮嘱我:“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不能只宣传邓稼先,要讲那一代人的故事”。也正因如此,我走进了更多参与两弹研制的科研人员的生活中,去挖掘一个又一个朴实的往事。如今,这些资料陈列在四川两弹城博物馆中,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因为这个初心,我至始至终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两弹一星”精神去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2023年,我们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宣讲演出。近八十分钟的真情演绎打动着哈工大的学子们,同学们现场拉出了“何以报国?核以报国”的横幅,这时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的真正涵义。
2019年,我走进中央党校担任“两弹一星”精神实物展讲解员。展览期间,各级领导莅临参观,对绵阳和梓潼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还编排了包括情景剧《英雄丰碑》等10余部文艺作品,也推出了《科学家青春故事会》《诗词中的“两弹一星”》等30余期专题栏目。2024年6月,“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活动在梓潼举行,我有幸与中国文联在舞台上与许鹿希奶奶时空对话。我坚信,我的人生绝对会因为有许奶奶这样的“朋友”而丰富多彩。
2022年,我当选为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我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视察和调研,连续2年在精神弘扬、文物征集和渠道建设方面提出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及时回应和大力支持,这更让我对弘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充满信心和力量。
李婷代表向在场的记者们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红色文化宣讲员,‘两弹一星’精神一直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我要用这种精神坚守初心,扛起使命,去鼓励和影响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