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 2022年以来,惠水县认真围绕乡村振兴“四项行动”,积极引导东西部协作资金帮强村建基座,全面助力涟江街道长征村村集体发展壮大,围绕该村生姜支柱产业,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成生姜冷库、生姜烘干线和生姜交易市场,为长征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建好了发展基座。同时,协助该村建成乡村振兴“村银企社”集成服务馆,推动金融保障入馆、农特产品入市、企业服务入村、农资供应入户,实现村级、银行、企业、供销社联合抱团发展。
2024年1-12月,长征村“村银企社”服务馆营业额达1128.4万,村集体经济增收92.16万元。
一是架起一座科技服务桥梁。全面助力涟江街道长征村村集体发展壮大,先后投资491万元,建成生姜冷库1座库容2242立方米,生姜烘干线1条。2024年9月,又支持该村增拨协作资金50万元,用于完善生姜交易市场。同时,帮助该村建成乡村振兴“村银企社”集成服务馆1座,服务馆采取“村级主导、银行下沉、企业参与、供销组织”的方式,实现村级、银行、企业、供销社联合抱团发展。该馆具备推广新品种、宣传新技术、提供农技服务功能,是贵州省科技特派团农业科技小院、黔南州农科院、惠水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专家试验站,省、州、县不定期选派专家到服务馆坐班指导,重点围绕蜂糖李、金钱桔、小黄姜、花椒、蔬菜等产业开展科技赋能服务。
二是搭建一个农资服务平台。联动县供销社为服务馆提供质量可靠、渠道规范、价格合理的农资采购渠道。服务馆立足长征村,为惠水县及周边县提供农资保障服务,开展农业病虫害无人机统防统治。截至目前,储备玉米、水稻等种子3000公斤、肥料150吨、薄膜1000卷、农机15台(套)。村民在服务馆购买农资,可享受低于县城同产品价格的优惠,还能节约往返路费及时间。
三是拓宽一个金融服务渠道。加强与贵州银行深度合作,推出“存信贷”金融服务、养老保险代缴服务,现已为长征村110户小黄姜种植户和石材加工户提供融资贷款2200万元,村民在服务馆存款达800万元,村集体按存款额度的0.45%获得分红,每月增收约3600元。同时,村民在服务馆缴纳养老保险,可获得5-30元不等的金额减免。
四是创建一个积分兑换窗口。依托服务馆日用品超市,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分兑换点,健全完善积分兑换制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孝老爱亲、参与村庄治理,村级出资23.5万元,引导村民集资94.6万元,撬动8个村民组投入资金450万元,整治环境220户、建设广场4个、吊桥1座、改造河堤1处、修建机耕道4.5公里。
以此为契机,惠水县委县政府、粤黔协作惠水小组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抓支柱产业、扶集体经济、汇县域资源、建集成场馆”的模式,批量打造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供销合作社、积分超市、农事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村银企社”集成服务馆,构建县、镇、村三级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经营服务体系,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提级赋能,带动全县发展村集体经济100万元以上村3个、50万元至100万元村10个,20万元至50万元村61个,10万至20万元村87个,5万至10万元村38个。(作者:粤黔协作广东省工作队黔南工作组惠水小组李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