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近日,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辖区内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立足“精”字 把好执法检查风向标
科学精准的方案是开展执法检查工作的方向标。为使执法检查更具针对性,乐至县人大常委会重点围绕学习宣传、制度建设、依法履职等情况,制定了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检查内容、工作要求、人员分组、调研清单等内容,为高效有序开展执法检查提供了遵循。
“职业教育法最新版于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新法共八章、六十九条,比原职业教育法新增三章、二十九条,新法有十大亮点……”执法检查动员会上,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要负责人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了全面解读,增强了执法检查组和相关行业部门(单位)对职业教育法的理解和认识,确保执法检查看得懂、查得准、议得深。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强从“深刻认识执法检查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执法检查的针对性、确保执法检查取得实际成效”三个方面对执法检查工作作出了要求,为精准开展执法检查立好了方向标。
把握“严”字 奏响执法检查集结号
“执法检查不能走马观花,我们必须‘严’字当头,在严密组织前期学习、严谨开展执法检查、严实撰写检查报告等方面做文章,确保严格程序、依法依规、有序推进。”执法检查组副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军说。
搞好前期调研是开展执法检查的重要前提。县人大常委会4个执法检查组通过近半个月时间,综合运用现场检查、集中座谈、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县教育和体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高级职业中学、县机电职业学校、超迪电器实业有限公司等部门(单位)、企业,广泛听取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细致查找薄弱环节,通过全面筛查、精准把脉第一手资料,“完善配套、产教融合、强化责任、宣传引导”等关键词应声而出,为精准开展检查提供了主攻方向。
“师资整体质量不高,存在结构性短缺现象,专业课、‘双师型’教师紧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动能不足,地方企业类别少、结构单一与学校开设专业之间相互依存度不高,对口面窄,校企合作的机会和条件受限……”
“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宣传力度较为薄弱……”
在调研中,调研组发现,我县职业教育发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动能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双师型”教师比较匮乏;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
“查找问题准确、分析问题客观、建议切实可行”是撰写检查报告的总体要求。执法检查组通过深入调研,充分掌握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梳理整合,执法检查组认真撰写执法检查报告,既全面总结职业教育法贯彻实施的成效,又辩证指出存在的问题17个,帮助剖析原因根源,还“对症下药”,提出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意见、建议23条,形成公正客观、有理有据、导向明确的高质量执法检查报告。
聚焦“实”字 点燃执法检查推进器
“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审议意见的基本属性。12月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结合平时了解和掌握的实际情况踊跃发言,提出“要加大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成果的宣传力度,切实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建立完善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信息对接机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助力校企双赢;优化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强化教材开发、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围绕县域内企业发展需求,积极鼓励职教毕业生就近就业”等对策建议。综合审议发言,形成了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审议意见,对职业教育工作开出一系列“良方”。
“此次检查不仅找出了乐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不足和短板,更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政府和相关部门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相关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县政府副县长蒋晓梅表示。
为充分彰显人大监督的“铁腕本色”和“刚性气质”。下一步,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问题不解决、监督不放手”,督促县政府根据审议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实施进度、推进措施、具体责任人等。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根据整改方案确定时间节点,每月组织督查,督促政府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执行方案,并将整改情况形成专题报告,在6个月内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李春平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