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广元朝天:党建引领和谐劳动关系 助力新时代基层治理

2024-11-21 17:00:02 来源:本网专稿 

近年来,广元市朝天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联动工会、司法、公安、检察等部门,建立“人社+N”的多元联动机制,着力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取得良好成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增活力

加强领导,构建责任体系。建立6个“1+2+N”包乡镇专班,每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片区,2名中层干部负责一个乡镇,多名机关干部共同参与抓落实,实行属地人社领域事项“四包”责任包干制,建构起“立体”对接体系,有效推动人社工作在基层全面落地落实落细。

整合资源,聚集办案力量。充分利用扁平化管理的体制机制,整合和谐劳动关系维权力量,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合署”办公,实现资源共享、人员共用、案情共研、任务共推。建立案件处置绿色通道和联动处置机制,切实形成了“1+1>2”的效果,提高了案件办理实效,有效降低了维权成本。2024年以来,共联合调处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7件。

助企惠企,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人社助企服务、青年仲裁员服务企业等活动,做好人社助企惠企政策宣传、劳动用工指导服务,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升企业规范用工管理能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

多方联动,纵横搭建防护网

“人社+基层调解组织”。以乡镇为依托,成立联合调处中心12个,整合乡镇人社、司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庭、工会、公安、综治等部门力量,推动建立多元化联动调解快速响应机制,共同开展基层劳资纠纷常态化调处,为劳动者提供构建高效便捷的一站式维权渠道,全区超过50%以上劳动争议由联合调处中心主动介入、提前化解。

“人社+人民法院”。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及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通过系统对接与机构、人员入驻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建设,畅通线上线下调解与诉讼对接渠道,实现了信息、技术和人员的优势互补,及时妥善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24年,线上受理化解劳动争议5件。

“人社+工会、司法”。加强工会“一函两书”与人社执法衔接,督促企业规范用工管理,会同司法建立“法律援助朝天仲裁院工作站”,同步在重庆、西安建立驻外法律援助工作站2个,推动工会、司法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形成长效机制。联合工会与毗邻宁强县建立宁朝两地维权维稳联席会议制度,签订了《朝天—宁强城际间职工维权协议》,建立宁朝异地维权服务站2个、聘请专职维权律师3名,打通异地务工农民工维权通道。

“人社+公安、检察”。加强与公安、检察部门联动,聚焦治理欠薪纠纷化解。2022年9月,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人社局联合签发了《便捷处置拖欠农民工务工报酬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畅通了欠薪联动合作,提升欠薪纠纷化解质效,积极探索朝天籍农民工异地欠薪纠纷便捷处置新渠道。自该制度运行以来,多部门联动化解欠薪纠纷6件,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移交公安机关刑事立案4件,为异地务工农民工360余人讨薪240余万元。

多维发力,促劳动关系和谐

加强劳动关系治理。持续开展女职工权益保障、人力资源市场整顿、根治欠薪等劳动保障专项行动,整治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违法现象,发挥监察执法和警示预防作用,保障劳动关系和谐健康运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落实对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残疾人等特殊劳动群体分类办理,建立弱势群体绿色通道,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推动劳动关系矛盾化解效能提升。

加强企业宏观指导。加强企业工资分配指导服务,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对全区14户抽样企业及462名职工薪酬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引导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联合区总工会、工商联,指导企业、区域性、行业性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着力提高一线劳动者工资水平。今年发出要约企业数18家,回应要约企业数18家,新签订专项集体合同3家;续签合同数8家;劳动合同、职业病防治等合同签订率均达到了98%以上。

加强劳动保障法律宣传。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以及农民工、女职工等特定人群,开展定制化的劳动法律法规宣传6场次。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使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提高宣传的实效性,使劳动者更容易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晓维权方式和渠道,感受“温暖人社”服务。(杨见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