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南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着力构建“3+2+3”产业体系

2024-11-18 14:37:33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11月1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充专场,南充市委副书记、市长尹念红围绕“加快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打造西部绿色发展样板区”作介绍,南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志权,南充市副市长欧阳梅,南充市副市长罗明远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高寒 摄

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优化工业兴省制造强省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南充而言,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南充市副市长罗明远说:“今年以来,南充市秉承‘产业为本、工业当家’理念,紧盯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优化体制机制为着力点,明确县(市、区)长直管工业,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长制’,推动政策、力量、资源向工业领域集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构建‘3+2+3’产业体系。”

一是聚力培优三大支柱性产业。南充锚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三大支柱性产业”转型焕新,加快打造工业经济发展“主引擎”。

汽车汽配方面,积极做好新能源汽车这篇文章,加快推动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南充市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产业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今年8月,吉利星际客车自主研发的首台醇氢电动公路客车在南充量产下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公路客车在醇氢电动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

化工轻纺方面,聚焦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氟化工4个产业赛道,做强龙头、做长链条,总投资330亿元的永盈新材料项目一期A线投产在即;总投资180亿元的南充燃煤发电项目已签约落地;总投资107亿元的氟化新材料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将开创南充市天然气化工产业新纪元。

食品医药方面,南充市西充县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为突破口,做强“好充食”区域公用品牌“有机IP”,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成功创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持续壮大两大成长性产业。南充鼓励企业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增强综合竞争力,前三季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成长性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8%、27%,成为南充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电子信息方面,南充三环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生产的光纤陶瓷插芯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溢辉电子成功进入“2023年四川省经济企业100强榜单”。

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南充市中科九微专注真空装备赛道深耕细作,承担了国家多个重大专项,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20余项,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是加快布局三大新赛道产业。南充围绕低空经济、氢能、人工智能“三大新赛道产业”,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分行业出台支持政策,努力在新赛道抢滩布局中构筑起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打造富有南充特色的新质生产力。2024年是南充实施三大新赛道产业竞速攻坚的首年,目前,已成功签约中科宇航、亿华通氢能装备、拓深AI电力终端基地等产业项目38个、协议总投资220亿元,将有力支撑南充市新赛道产业发展开篇破题、成势见效。(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高寒报道)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