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米地域范围内,哪些行为是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种植乔木、灌木、藤类、芦苇等根系较深的植物可能损坏管道防腐层……”
11月15日,首场降雪后乌鲁木齐气温持续走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青缘社区的居民们却在寒风中踊跃回答国家管网西部管道公司工作人员提出的管道线路保护问题。
图为11月15日2024年自治区油气、“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现场。邵洪涛摄
当天,2024年新疆油气、“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旨在提高全民参与积极性,全民共筑油气、“三电”安全屏障。
油气是指石油、天然气,“三电”设施指的是电力、电信和广播电视设施,都是国家重要战略基础设施。新疆作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石油储备基地和油气管输大动脉,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当前部分地区还存在破坏油气设施的违法犯罪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妄图破坏油气、“三电”设施获取利益。
青缘小区里摆放的宣传展板让居民们直观地了解到油气、“三电”设施对于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西部管道公司等单位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小礼物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什么是油气、“三电”设施以及重要性。同时,针对群众关心的如何识别和防范破坏行为、发现可疑情况后的举报途径等问题,现场工作人员一一进行解答。
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局)监督管理处处长王立国、自治区公安厅治安总队基层基础支队政委李亚斌和现场民警们,结合实际案例向现场群众讲解了维护油气、“三电”设施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发生事故的危险性以及破坏油气、“三电”设施应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在提高群众的设施保护意识,鼓励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宣传和防范,营造全民防范氛围。
“今天听了讲解后,才知道这些设施一旦被破坏会有这么大的危害,今后我们每个人都会主动保护它们。”居民李先生说。
近年来,自治区公安厅和西部管道公司等单位强化了日常监督检查、巡逻防范宣传、应急处置演练、预防打击犯罪以及协助解决违章占压、野蛮施工破坏等方面工作,有效提升了油气、“三电”设施的平稳运行。同时,他们还深入社区、乡村,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保护油气、“三电”设施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并设置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破坏行为,引导广大群众共筑油气、“三电”安全防护屏障,合力营造保护油气、“三电”设施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自治区公安厅治安总队基层基础支队政委李亚斌回答了记者关于油气、“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相关提问。
据了解,活动由自治区油气、“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自治区公安厅、自治区发改委、国家管网西部管道公司具体承办,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改革报李振峰 张记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