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敏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蒋良明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以建设标准化、数字化、公益化的“三化”基层供销社为抓手,不断推进基层供销系统改革,促进新型基层供销社建设与集体经济“消薄”行动融合发展,切实解决基层供销社服务农村组织不强、服务农业能力不足、服务农民便利不够等问题。
聚焦“标准化” 破解服务农村组织不强问题
组织覆盖,以新机构壮大供销力量。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统筹整合各种资源,采取“收集统计、汇总上报、集中采购”方式,开展农资集中采售、“帮办”助农贷款等业务。同时,探索实行新型基层供销社将利润10%~15%无偿捐赠给所在镇政府,作为开展基层供销社建设专项资金,有效解决基层供销社号召力、组织力缺失问题。
四级共建,以新机制建立服务平台。按照市牵头、县监管、镇领导、村参与方式,形成市级开发“农资在手”农资集中采购平台和绵阳市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绵州珍宝”农产品电商平台,对接企业入驻平台,促进各村以股东形式加入平台,构建产销对接网络交易模式。
合股经营,以新制度规范管理运行。采取现代企业运行制度管理基层供销社,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职能职责,按县供销社企业占股35%、绵阳市众合产权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占股5%、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占股60%的比例分配股份,推动建社模式由自主经营向合股经营转变。
推动“数字化” 破解服务农业能力不足问题
打通农村生产端,让农资从工厂直达田间。由乡镇党委统筹协调,把农资订单采集行为前置,进行农资需求数据分析,做大订单量,由供销社与农资厂商竞谈集中采购,从源头上取得厂家最大让利,并与供货厂家签订保价协议,保障村集体及农户避免因农资价格趋高不稳造成的“跌价”损失。
打通城乡消费端,让农产品从田间直达市场。链接“绵州珍宝”等网络销售线上平台,对接中环超市等大型商超、老手艺电子商务等辖区内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基层供销社、农资农家店等基层网点,收集对接上线全县农特产品104种。通过信息共享、产品直达的方式,为过去没有渠道销售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今年以来,农产品销售额已达182余万元。
建设供销信用网,银社联动促进金融赋能。充分利用银行信贷资源、信贷产品,解决供销“农资在手”平台上的种养殖农户融资需求,“金融甘泉”为3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信贷资金428万元。
着力“公益化” 破解服务农民便利不够问题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托管惠农。充分发挥供销社农技服务、农资供应、农机调度等优势,各村党组织统筹各专合社成员耕作、加工等机械264台,组织农业企业、专合社、种植大户等42户,开展“全托”“半托”“季节托”等“田保姆”服务。今年以来,托管土地6.2万余亩,同时为自耕自种农户提供低于市场价5%~10%的耕、种、管、收、加、贮等农业生产服务,实现以集约化生产惠农。
深入实施“绿色农资”行动,共建美丽乡村。采用供销专用包装,进一步优化供销系统农资销售溯源保质体系,开展土壤用肥动态检测,精准测量土壤肥力情况,提供科学施肥用药方案,坚决打击过量供肥的虚假销售行为,累计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指导200余次。
加强社校合作建平台,推动技术强农。与省市农科院、西华大学等合作建立农业人才培养基地,采取网上咨询、场镇设点、田间现场会等方式,定期开展新品种介绍、新技术应用指导、生产经营咨询、农机操作等培训,为粮食增产、农户增收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