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谢谢你们,手机要是找不到,可真是麻烦!”10月3日,一名湖南籍游客在慕士塔格峰冰川公园游玩时不慎将手机掉入粪坑,第一时间找到景区援助点民警求助,驻点民警躬身掏粪,仅用10多分钟便将其手机捞出。今年以来,驻守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门户的喀什边境管理支队科克牙尔边境派出所秉持探索实施“民警跟着游客走”的工作思路,先后组建“景中警”为民服务队、设立景区援助点,实行全天动态巡逻、实时救助,打造服务“前沿阵地”,做游客贴心人,真正将警务工作延伸到景区景点和游客身边,为喀什文旅经济“上分”,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帕米尔高原能够玩得开心、安心。
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帕米尔旅游区,民警孙中川是游客心中的资深“导游”。在景区巡逻时,孙中川会主动向游客介绍网红打卡地,拉近与游客的距离,让游客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温暖与归属。来自北京的靳先生10年后重游帕米尔,就是由孙中川担任的导游,他详细向靳先生介绍了塔县的特色景点,让靳先生不禁感慨塔县的巨大变化。
科克亚尔村民宿经营者吴先生初次涉足民宿行业感到无从下手,民警丁彤得知情况后,上门指导并帮忙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在他的指导下,吴先生的云栖小筑顺利开业并迎来了首批客人。“这种‘前沿阵地’的服务让经营者安心,让旅游者舒心,更能让辖区群众开心。”喀什边境管理支队科克牙尔边境派出所所长艾克白尔说。
慕士塔格峰下,游客络绎不绝,而一抹“移民蓝”的身影引人注目。这就是卡拉苏口岸警务室的冰山巡逻队,他们每天穿梭在景区的角角落落,自开园以来,这支巡逻队不仅让游客备感安全,也成为这冰山脚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9月中旬,乌鲁木齐的季先生与老伴一起到慕士塔格冰川公园游玩,不慎将肩包遗忘在园区餐厅,待回头寻找已不见踪影,这时,他们听到园区广播里失物招领提到自己的包。原来季先生丢失的肩包第一时间被巡逻队员发现并送到景区援助点,驻点民警夏吾拉木通过查验其内部证件,最终将包交还给了失主季先生。
“民警跟着游客走,服务跟着警情走,是我们帕米尔‘枫警’的金字招牌!”夏吾拉木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驻点民警已帮助(救助)高反群众117人次,找回走失游客11名,找回遗失物品(手机、相机、无人机)7个,,赢得各族游客表扬锦旗6面。
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遥相对望的卡拉苏口岸,是我国连接塔吉克斯坦的唯一陆路口岸。近年来,双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不断深化,出入外籍客商络绎不绝,进一步促进了口岸区域的日益繁华。
驻守于此的卡拉苏口岸警务室立足口岸实际,总结出口岸外国人管理“3+2+1+N”(三掌握、两检查、一监督、全覆盖)工作法,每日坚持通过人像比对、号码查询、签证有效期核对等方式对辖区的外国人进行检查,确保口岸区域流动人员全掌握。同时他们还向客商们宣传在华居留期间应该注意的事项、解答外国人提出的有关出入境、住宿、看病、旅游等方面的疑问,护航口岸区域外籍客商旅途平安。客在景中走,警在身边守。科克牙尔边境派出所主动把警务工作融入旅游发展,通过警务前移、主动预防,深耕“旅游警务”,全力打造帕米尔“枫警”旅游警务新品牌,倾情守护着四海宾朋的“诗与远方”。
(雷木果李展朋)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