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苍溪:“五个聚焦”筑牢维护社会稳定 “第一道防线”

2024-10-28 14:58:09 来源:本网专稿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采取“五个聚焦”措施,立足防范、立足调解、立足基层,全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推进主动维安维稳提质增效,以高水平人民调解工作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基础建设 夯实基层调解“桥头堡”

苍溪县始终坚持把推进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作为强化基层基础的重要一环,从规范组织机构、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全县规范设置31个乡镇调委会和454个村社区调委会,组建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8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先后建成“全国模范司法所”1个、“省级枫桥式”司法所2个、“五星级”人民调委会2个,打造“梨乡和事人”调解特色品牌1个、“子华调解工作室”等个人特色调解室5个,实现县、乡镇、村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全覆盖,切实让群众之间的“争执”有人管、及时调、能化解。 

聚焦统筹谋划 绘制行动落实“路线图”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政法单位力量下沉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专项行动,及时安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测、预警、预防、预置工作水平,切实筑牢社会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

同时将能干事、勤干事、干好事的年轻干部充实到调解队伍中来,全县共选出人民调解员1635人,每年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的方式,实现了县乡村人民调解员培训全覆盖,有力提升了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落实人民调解员“随手调”“三三调”“三级联调”等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聚焦排查化解 下好纠纷防范“先手棋”

“李叔,最近家里情况都还好吧,有什么困难你要告诉我哈……”漓江镇网格员吴青莲一大早就来到五凤村村民李某福家中。这是苍溪县网格员走访排查的一个缩影。

不论是在苍溪城区的大街小巷,还是乡镇的田间地头,都能看到网格员奔走忙碌的身影。苍溪县为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充分发挥一线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以村(居)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以院落(楼栋)为细胞,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的排查工作,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

苍溪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兴旺表示,苍溪县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落实“微网实格”治理工作,提升基层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水平,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同时,深化村(居)调委会每周一次、乡镇调委会每月一次矛盾纠纷例行排查机制。通过开展定期排查、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重点排查、敏感时期和重大活动提前排查,全县矛盾纠纷发生率大幅下降,今年共排查矛盾纠纷561次,预防矛盾纠纷231件,受理调解矛盾纠纷1522件,成功调解1500件,调解成功率达98%。 

聚焦普调结合 打好以案释法“组合拳”

“赵家老母便宜贪,电信被骗三万三;王二追索工资难,幸得法援来维权,律师免费打官司,钞票到手喜笑颜……”文昌镇金民村的大喇叭又传出了村党支部书记、“法律明白人”赵春城熟悉的声音,送来了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小知识。像赵春城这样的“法律明白人”开启了“普法早8点”工作模式,他们依托传统大喇叭广播,实现乡镇统一录播和各村自主直播双轨运行全覆盖。

“每个月我们这儿的法律顾问都会组织我们老百姓开展1次法治讲课,以前不懂得法律知识现在了解了,法律意识也增强了,我们村民之间矛盾也少了,村容村貌也是非常好的。”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云峰镇云台村,一说起村子里的法治氛围,村民何思蓉就感到自豪。

近年来,全县村(居)法律顾问主动融入群众,在村、社区微信交流群里推送法律法规知识和典型案例,指导“法律明白人”积极向群众传递社情民意、协助村级事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

这些依托以乡镇村干部为主体的“普法宣传员”,让普法宣传更加“带露珠”“接地气”,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真正让村民感受到“法在身边”。同时,将普法宣传贯穿于调解全过程,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技巧,对矛盾纠纷进行全面分析,使用“冒热气”的生动案例,做到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结案,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聚焦事后回访 续好人民调解“后篇章”

“罗所长,虽然我把调解协议签了,但这两天我想来想去心里还是不舒服……”东溪司法所罗刚看到村民梁某发来的微信后,立即马不停蹄的赶往梁某家中。

“韩某某协议答应先期支付你们的赔偿款收到没有?你们家属间对赔偿款分配没有什么意见嘛……”在村民顾某某家中,岳东镇法律顾问曾义强关切地询问道。

始终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矛盾纠纷化解成效的“第一标准”,对已经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实行“全覆盖”跟踪回访,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掌握双方履行协议情况,收集反馈意见,巩固调解成果,避免可能导致纠纷再次发生的隐患。对于部分矛盾纠纷“解而不和”的现象,由村“两委”及时出面开展说服教育,法律顾问上门进行释法教育,促进当事双方加强交流,增进沟通和理解,及早识别、干预和化解复发的矛盾纠纷,从而巩固定分止争成果。

苍溪县司法局元坝司法所所长蔺孝章表示:“我们采取‘回头访’的方式,特别是复杂的调解案件或容易复发的纠纷,我们可能会反复地进行回访,在巩固调解成果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改进之后的工作。”(张睿琦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