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马占坡:无悔从军路 永远跟党走

2024-10-23 12:55:28 来源:改革网 

9月29日,91岁高龄的抗战老兵马占坡拿出自己年轻时参军的照片,回忆起当年的军旅生涯,满是骄傲和自豪。

1932年,马占坡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父亲早年病逝,家里非常困难,一家人经常吃不饱饭。无奈之下,马占坡跟随家人一路逃荒,靠讨饭生活。后来,听人说解放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他积极参军,在连队当警卫员,并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并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

让马占坡记忆犹新的是,1951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那年冬天特别寒冷,我所在的部队一路长途跋涉,为了能够轻装上阵,战友们都穿着单薄的棉衣,每天行走十几个小时,走到哪儿睡到哪儿,天当房、地当床。”时隔70余年,再忆峥嵘岁月,马占坡依然很激动。

由于战场的环境十分恶劣,吃不饱睡不好是常有的事。树根、野菜,就着水咽下去,就是一顿饭。很多战友只有一身单衣,到了冬天扛不住风雪就被冻死了,让人非常心痛。即使这样,志愿军战士也没有被困难吓倒,最终赢得了胜利。

1958年,马占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业到黑龙江,负责修建水库。

“那时候,北大荒一年四季冬季最长,最低温度-40℃。”马占坡说,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50多个工人住在一间土房里,吃的是白水煮菜,喝的是小沟里积留的雨水。到了冬天,更是“啃着冰冻馍,雪花冰就饭”,睡一觉起来,眉毛、睫毛都被冻住了。

马占坡回忆,当年,4月的黑龙江气温依然在-20℃左右,由于天气冷,土没有化冻。为了抢抓工程进度,他和工友克服重重困难,没日没夜地挖土、抬石、筑坝。凭着这股干劲,当年11月中旬,水库终于完工。建成后的水库,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1964年,马占坡调入沙雅县工作,直至退休。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他向党组织交纳了2万元特殊党费。

“战争是残酷的,我的很多战友把宝贵的生命留在了战场。我有幸活着,并且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一辈子的骄傲,我会永远跟党走。”马占坡说。

(吴智萍)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

[责任编辑:李振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