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党旗引领奋进路——新中国成立75周年阿克苏地区党的建设成就综述

2024-10-14 18:03:42 来源:改革网 

旗帜就是方向,党建引领发展。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委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持续锻造坚强干部队伍、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不断将党的建设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阿克苏实践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突出政治标准,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尚贤者,政之本也。”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

地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全链条优化选育管用工作,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我们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围绕宏观经济、文旅发展、农业产业等6个领域,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分类储备力度,构建全链条培养机制,为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蓄好干部队伍‘一池活水’。”地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唐娟说。

地委深入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五个一批”系统培育工程,完善日常发现、跟踪培养、适时使用、从严管理常态化机制,选派干部地县双向挂职、兵地交流挂职,突出抓好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的培养工作,推动形成来源渠道广泛、专业优势互补、年龄梯次配备、性别比例适宜、各族干部兼备的人才结构。

地区政协工委组织驻村点党员参观地区文博院(博物馆)党史专题展览。(资料图)

地区持续完善干部培养培育体系,精心组织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教育培训计划,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持把急难险重岗位作为锤炼干部党性的“练兵场”,大力选派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重要工作中摔打历练,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地区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分层级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纪实档案,完善“意向动议即核”工作流程,深化领导干部违规在企业兼职(任职)专项治理,不断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试点推行公务员职级晋升积分制管理制度,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地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负面清单》,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夯实基层基础,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有任何事都可以在网格服务中心办理,登记上报后,全程都是村干部帮办带办,又快又方便。”拜城县温巴什乡托万克温巴什村村民阿迪力·吐尔逊谈起村里的网格服务中心,赞不绝口。

温巴什乡将174个为民服务事项分类纳入乡、村网格服务中心的14个窗口,推动党员干部入网服务,实现网格工作指令直达基层网格一线,社情民意直传上级网格服务中心。“我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动辖区精细化管理,让基层群众的每一件合理诉求都得到妥善解决。”温巴什乡党委书记刘猛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委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事在基层办,不断强化保障、提高待遇、加大投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

基层组织体系更加严密。发挥乡(镇、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深化乡(镇)和街道行政体制改革,规范“五办五中心”“三办四中心”机构设置,健全“行政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党组织体系,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巷道)党小组”四级架构,精准划分网格单元,真正做到网中有格、依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责任落实。深入开展机关党建“四个走在前列”、国企党建“三联融入”、学校党建“四化四好”等系列行动,制定加强园区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地区快递行业党委,“三有”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100%、83.85%,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打通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

新和县应急管理局驻依其艾日克镇提根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成立助农小分队,帮助村民采摘、搬运西瓜。(资料图)

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持续提升。印发《地区持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10条》,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七个一批”培养计划和农村党员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七个一批”提升计划,积极开展村干部和后备力量素质提升培训行动,提升农牧民党支部书记占比,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妇联主席等赴援疆省市考察学习,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积极招引“新农人”投身新农村建设,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锻造一批懂政策、思路活、能带富的基层骨干力量。

群众工作机制更加管用务实。地区各级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一老一小”关心关爱等活动,完善群众困难诉求收集登记、分析研判、分类流转、受理化解、办结反馈、跟踪问效“六步闭环”工作法,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推进定期研究制度和农村集体“三资”社会化管理、农村产权流转规范化交易、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化发展“一制三化”经营模式,推动农村资产资源高效管理、统一对接、规范交易、实时监管,形成基层党组织有人干事、有人办事的良好局面。

《阿克苏地区志》记载,2000年,地区共有党员6.72万名,是1978年的1.47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基层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广泛分布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新发展党员超过8.2万名,为党的队伍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依托“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和“四个合格”党员队伍创建,推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彰显,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把握发展大势,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阿”战略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

近年来,地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推动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发展环境。

“组织部门对人才的培养力度越来越大,拿到人才服务卡扫码激活后,我们可以享受文体场所、住宿、景区门票等优惠,家属就业、孩子入学(入园)也有保障,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地区托峰英才、新疆仙草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苟林说,要把组织上的厚爱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继续参与防沙治沙工作,进一步织密地区防风固沙生态屏障。

为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地区研究制定人才服务卡管理办法,发放人才服务卡1400余张,完善建立“食住行、教养康、游购玩”全链条服务体系,人才满意度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制定出台《地直国有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办法》《托峰英才评选管理办法》,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制定地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30条措施,深入推进智力援疆、产业援疆、“组团式”援疆工作……人才管理、引进、培养、评价、服务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库车市墩阔坦镇乡村直播带货达人在推介本地特色农副产品。通讯员 吴乐 摄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日臻完善,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正在阿克苏这片沃土上加速聚集,人才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 

风起帆扬,奋楫争先。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担使命、坚毅前行,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谱写阿克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潘婷 董锐)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


[责任编辑:李振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