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们企业在完成信用修复后,严格自我管理,维护好自身信用。”9月30日,阿克苏地区发改委工作人员对阿克苏市一家建筑企业负责人说。
图源网络。
据了解,这家建筑企业因未能按时履行合同义务而被列入失信名单,在后续招投标过程中屡屡受限。今年9月,地区发改委工作人员主动联络该企业,提供线上“法治问诊”服务,紧扣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修复建议。该企业积极整改,及时在线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并上传相关佐证材料,成功修复信用。
为帮助生产经营失信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9月以来,地区全面推行信用修复“三书同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提醒说明书》《信用修复流程说明书》》)工作机制,认真办好信用修复“一件事”,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做到“一窗受理、一次办成”。优化健全信用修复主动提醒服务流程,采用全程“说理式”执法模式,提前介入、定期召开信用修复培训会,提升企业信用修复积极性。并对即将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主动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提醒,告知企业信用修复流程。同时建立企业失信风险监测机制,开展高频失信企业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失信企业动态,做到底数清、进度明。对长期未申请信用修复的企业,由专人负责,通过行业协同、电话走访等方式,助企修复“应帮尽帮”。
截至目前,地区发改委已帮助51家生产经营失信主体完成在线信用修复,重塑经营主体信用形象,有效消除因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带来的信用负面影响。下一步,地区将持续推进“三书同达”工作机制,更好引导市场主体树立合规经营、诚信经营意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吕娜 刘莉)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