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来临,久困都市的喧嚣与忙碌,你是否渴望在自然的怀抱中,寻觅一份宁静与自由,那么,不妨跟随记者的脚步,一同前往四川苍溪,开启一段“红色+艺术+生态”旅程吧!
红色经典游
红军渡西武当山
张文忠 摄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集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于一体,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渡口。
张文忠 摄
1935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李先念,带领战士们在夜色掩护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渡过了嘉陵江,这次行动不仅打破了敌人的封锁,也为红军后续的战略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
这里有红军医院旧址、红军烈士墓等,诸多历史遗迹,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张文忠 摄
西武当山上,还拥有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四周群山环抱,嘉陵江水蜿蜒流淌,令人心旷神怡。
黄猫垭旅游景区
张文忠 摄
黄猫垭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苍山巍巍、绿水悠悠,境内还有黄猫垭战斗遗址。
张文忠 摄
黄猫垭战斗的核心区块约3.3平方公里,有战斗指挥部、战壕、战地医院等,红色遗址22处,被文物专家誉为“国内少有的,保存完好的战斗遗址群”。
张文忠 摄
于景区漫步,游览遗迹,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收获一次既有教育意义,又充满乐趣的旅行。
文化艺术游
梨文化博览园
梨文化博览园占地面积3000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还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百强农业科技示范场。
张文忠 摄
如果你热爱文化与自然的融合,那么梨文化博览园将是你不可错过的选择,这里是中国目前最大最全面的,梨文化主题公园。
春天,这里是梨花的海洋;夏天,这里是绿意盎然的果园;秋天,这里是丰收的乐园。在这里,你可以亲手采摘新鲜的果实,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体验“十大碗”农家的美食。
寻乐书岩
寻乐书岩位于东青镇明兴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梨乡大地“文眼”之所在,堪称川北天然的清代书法艺术展厅,和珍贵的文化艺术宝库。
据文献记载,石窟本是为了躲避清军与,白莲教的“兵乱”开凿的,而后被地方名儒贾儒珍与众多文人学士,将各类佳作刻于室壁之上,历经数代,便形成了现在的寻乐书岩,整个书岩分四层,七间石室错落有致,全部由人工在山崖石壁上,精心开凿而成,上面镌刻着122幅各体书法,共计17600余字。
这里的摩崖石刻,记录了千年的风雨变迁,一笔一划,一雕一刻,都透露出深厚的历史底蕴,抬头仰望这些石刻,仿佛与古人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云台山
在苍溪县城东部18公里处云峰镇境内,坐落着拥有千年历史的云台观,含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山古观,云雾袅袅,行走其间给人旷世桃源之感,这里还是全国18座炼丹名山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崇道弘法的圣地,古今中外,名流不绝。
秋日的云台山,更显幽静、清和,是登高望远,祛除班味儿的最佳去处。
临江寺
刘徽 摄
临江寺位于嘉陵江西岸,因紧靠临江渡而得名,被称为嘉陵第一楼,如今临江古寺虽已斑驳,但依山而建的鬼斧神工,以及遒劲有力的石刻墨痕,仍然依稀可见当年陆游送客、杜甫放船的飘逸背影。
在送客亭内观山看景,思绪也不自禁的和历史同频,潜入飘散在时间的烟雨里。
自然生态游
三溪口国家森林公园
三溪口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
园内山高林幽,清怆怡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前行,两侧是茂密的森林,偶尔还能遇见几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是吸氧徒步绝佳去处。
国庆假期带着家人和朋友,漫步在炭石板小径,赏秋叶,看山水,听鸟鸣,好不惬意!
九龙山
九龙山似九龙盘踞而得名,这里自然景观富集,森林面积804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1.7%。
高耸的九龙山,亦是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猕猴、狐狸、梅花鹿……行走山林之间,与小动物的偶然邂逅,是值得期待的惊喜。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不妨就走进这片自然秘境,享受一场久违的“森呼吸”吧!
亭子湖
亭子湖是建设嘉陵江亭子口水电站,形成的内陆淡水湖泊,这里青山含黛,碧水藏情,浓妆淡抹,钟灵毓秀,是一朵镶嵌在秦巴国家公园中的奇葩。
庞海波 摄
亭子湖水域风光旖旎,素有“七彩山水画廊”之称。一步一景,风光无限,天气好时还会看到落日弥漫的橘色光芒,轻轻撒入亭子湖,波光粼粼,美轮美奂,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告白。
白鹭湖
刘永宏 摄
依托中型水利工程白桥水库而建,总库容144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2.13平方公里。
秋日的白鹭湖更显干净透彻,四周青山倒影其中,像是一面泛着微澜的明亮镜子,天地颜色尽收其中。
梨仙湖湿地公园
车福鸾 摄
梨仙湖湿地公园位于苍溪县城以北,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度假,以及保护湿地资源、传播湿地文化,弘扬生态文明为一体的湿地公园,这里与自然的静谧无缝连接,处处萦绕着生态自然的气息。
车福鸾 摄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假期与家人朋友来此,一起踏青、骑行、采风,目之所及皆是美好。
国庆假期不知去哪里,就让我们一起相约苍溪,追寻红色记忆,享受自然之美吧!(张文忠 汪丽萍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