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从15岁学生到九旬老兵:闫欣秋屯垦戍边74年不言苦

2024-09-23 11:14:36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他是新疆兵团第四师66团94岁的离休干部闫欣秋,山西霍州市人,1944年他十五岁时在汾西县进山东校读初中一年级,看到日本军侵略中国,立志要当兵保家卫国,1949年5月参军,之后随大军进疆,1954年春就地转业,开始了屯垦戍边的人生,如今已经74年仍在勤恳工作,熠熠生辉。他老人家在新疆参加过土改建政、边防军营服役、开荒造田和政工等工作。他和兵团第一代老军垦一样献了终身献子孙,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1990年他离休后又接受了团党委的委托,义务担任了该团老龄委和关工委的领导工作,至今仍未下岗。他先后荣获新疆军区先进工作者和三等功证书、获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兵团最美老干部、兵团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兵团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兵团最美退役军人,师市双优模范、师团优秀共产党员、师团十大感动人物和最美五老以及离休干部标兵等66件荣誉证书。并三次以先进集体个人代表和四师老兵代表的身份进京参加表彰大会,并授聘到央视七台国防军事台“老兵你好”栏目向全国人民讲述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业迹和新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大好形势。

image.png

闫欣秋93岁高龄时在兵团四师工作照

闫老是一位老政工,有高级政工师的职称,一生从事政治宣传工作。他又是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在默默追求中成了中国摄影报、“金秋”杂志、省老年康乐报和农垦工人杂志的特约记者,年上稿上片平均为一百多到两百多篇幅,其中有两年高达372篇幅的最高纪录,还获得过国际丝路摄影大赛的奖杯。他亲自教带的几位哈萨克族小学生和成人爱好者也获得了丝路二等奖和大报优秀奖。团党委表彰授予他“最美记者”荣誉称号,给他颁发了奖状、奖杯和奖金。他离休后又走家串户,为180对高龄的兵团第一代老军垦夫妇拍了挂着光荣花的幸福照,并撰写文字说明他们的平生功迹,还另留资料入档存资。

2018年他又同湖南大学文学教授、军旅作家吴扬才合作写了一部24万字的长篇小说《可克达拉之恋》,以自己亲身经历为素材,塑造了晏春秋和严袖珍两个典型,讲述男主人公从内地参军来到可克达拉,女主人公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在内地的高薪和受人尊重的工作,追随男主人公一起投身到可克达拉的建设之中,挥洒青春和汗水的爱情故事。这本小说以军垦战士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为题材,反映在艰苦的环境中战士们艰苦创业,同时内心又充满着希望和柔情,讲述兵团屯垦戌边的艰苦岁月,记录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诞生和发展及兵团人无私奉献精神。它是兵团成立七十周年光辉写照,是兵团光荣历史的留存和保护。首批出版作品近千册,闫老自费五万余元,把购来的书无私捐赠新疆、山西、湖南等省和兵团十几所学校和师市图书馆。

image.png

闫欣秋年轻时的照片

闫欣秋老人虽已90多岁高龄,依然勤恳工作,乐于帮人,积极协助他的第三代接班人关工委主任孙跃先工作,共同努力创新业,近几年来他工作的关工委又添新起色,多次受到师市关工委嘉奖。

(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


[责任编辑:李振锋]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