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
社区既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更好服务社区居民,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3年以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加快推进“幸福雁江”社区综合体建设,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就餐、养老、购物、娱乐等多种业态的服务,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里”。
小巷烟火里的美好“食”光
正值午饭时分,“幸福雁江”社区综合体宝莲街道半山社区食堂里饭菜飘香,前来就餐的人排起了长队。红烧牛肉、小煎拐肉、洋葱回锅肉、炝炒莲白等新鲜出炉的菜品色泽鲜亮,食堂工作人员正忙着配餐。
崭新的桌椅、明亮的环境、可口的饭菜,为就餐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就餐体验。食堂里还有开放式的厨房,可以看见后厨的所有操作。价目表也摆放在醒目的位置:暑假儿童餐10元/位,一荤两素一汤13元/餐,两荤两素一汤15元/餐,20元全场自选。
“干净卫生,味道也好,而且价格实惠。”今年60岁的半山社区居民刘梅是社区食堂的常客,“试营业期间充值有优惠,我就注册了会员。”
好吃不贵,方便实惠,社区食堂也吸引着不少年轻人,市民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同样注册了会员的他点了一份儿童套餐和一份13元餐,“我在附近上班,平时中午没时间做饭,这里的菜品新鲜、便宜,又不用买菜、做饭、洗碗,省事。”
“社区食堂自7月初试运营以来,每天来就餐的大概有二三百人,大家的反映都比较好。我们将保持菜品质量,做好就餐服务,进一步提升大家的就餐体验。”半山社区食堂相关负责人韩蓓说,食堂还开通了线上点餐和线下配送服务,可为更多有需求的人提供便捷的用餐服务。
小食堂,大民生。截至目前,雁江区在莲花街道雁中社区等8个社区建成投用中央厨房2个、助餐点6个,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便捷的就餐服务,解决了老年人做饭难、年轻人没时间做饭等问题。
“家门口”安享幸福晚年
近日,走进莲花街道雁中社区,一座地中海装修风格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蓝色和白色和谐搭配,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蓝色的遮阳伞和休闲座椅、造型别致的花坛、色彩鲜艳的花朵……让人很难把这些和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联系起来。
“一二拍拍,三四拍拍,两手摆摆,双脚踩踩……”宽敞明亮的大厅里,赵清婵老人和另外几名老人一边看着视频,一边在护工的示范引领下做着健康操。
“这里清静、方便,服务也很好。”今年66岁的赵清婵家住资溪街道九曲河社区,几年前遭遇一场严重的车祸落下后遗症,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女儿因忙于工作和孩子无暇照顾她。经商量后,赵清婵老人决定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生活。
“中心共有30余个床位,设有单人间、标间和4人间及配餐、室内室外活动等功能区,配备了电视、空调、一键报警、网络监控等设备,可提供全托、半托和日托服务。”雁中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院长王娜介绍,中心除在就餐、护理等方面做好服务外,还经常开展娱乐活动,适时进行情绪疏导,并引导子女常来探望或电话问候,让老人快乐生活、舒心养老。
雁江区是长寿之乡,全区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0万人。为让老年群体安度晚年,雁江区加快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截至目前,雁江区已建成4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5所养老服务机构,有养老需求的群众可实现“家门口”养老。
15分钟生活圈便民惠民
暑假里,莲花街道观音阁社区的“智慧英语公益共享智能书屋”里书声琅琅,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或诵读单词,或练习口语,或抽背过关……
“每天来这里学习的约有200人,以初高中生为主,也有部分小学生和成年人。”观音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湘婷介绍,辖区内学生很多,在日常走访中,不少居民反映孩子缺少学习英语的地方。“我们经过考察调研,引进第三方机构打造了这个‘智慧英语公益共享智能书屋’,为有需求的学生搭建了学习平台,也为假期的孩子提供好去处。”
楼上是学习阵地,楼下是社区健康驿站,居民吴女士是这里的常客。“服务很好,价格也比较实惠,今天过来做肩部和颈部护理。”吴女士说,一个朋友向她介绍了健康驿站,在体验后便经常来这里。
在健康驿站旁的社区超市里,货架上摆放着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李湘婷说,与大型超市相比,社区超市的价格更便宜,方便居民就近购买,对行动不便的居民,也可送货上门。
目前,像观音阁社区这样的“幸福雁江”社区综合体,雁江区已建成6个。各社区综合体因地制宜开设食堂、超市、茶馆、中医阁、托育中心、助老中心等,让居民群众就近享受到就餐、托育、休闲、康养、购物等方便实惠的“一站式”服务。
雁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幸福雁江”社区综合体建设,不断完善15分钟生活服务圈,提高服务“一老一小”的能力,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