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将在巴州举行

2024-08-16 10:19:29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8月15日上午,记者从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示活动媒体通气会获悉,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以下简称非遗展)将于8月22日至26日在新疆巴州库尔勒市举办。

本届非遗展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21个省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共同协办。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文化的瑰宝人民的非遗”主题,立足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搭建非遗国家级展示平台,以“非遗+展演”“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快闪”等为主要内容,生动展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成果,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中国故事,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促进非遗成果人民共享。

北京市参展非遗作品景泰蓝资料图

本届非遗展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主会场活动、分会场活动等。8月22日上午10:30,将在库尔勒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主会场由序厅、展览展示和特色非遗活动3个版块组成。序厅将重点展示全国21个省市与新疆互赠的非遗作品。展览展示通过“多彩非遗”“指尖非遗”“乐舞非遗”“非遗集市”等多个单元展示各地非遗保护成果,推动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互鉴。

天津市参展非遗作品泥人张彩塑资料图

本次展会将突出五大特色亮点:

一是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突出非遗对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作用,序厅将集中体现美好生活、民族团结主题的44件非遗互赠作品,如北京市的景泰蓝制作技艺作品《花漫泰和》、河南省的汝瓷烧制技艺作品《和谐瓶》等,传达出各省市与新疆和合共生、互鉴交流的美好寓意。

二是活动规模创历年新高。本届非遗展参展省市、展区面积、“参展项目及传承人数量在4届非遗展中规模最大。参展省市规模增至21个,各省市展区面积均在100㎡以上,27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303位非遗传承人应邀参展,各省参展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实现新突破。

三是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主会场“多彩非遗”“指尖非遗”“乐舞非遗”等常设版块异彩纷呈,展现非遗守正创新的新面貌;“非遗集市”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烟火气息的非遗展销平台。分会场天鹅河非遗夜游场景,助力“非遗+夜间经济”;当地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宣传展示体验活动同步开展;《萨吾尔登》专场演出、多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四是活动参与群体呈现年轻态。本届非遗展“年轻范儿”十足,在各省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的参展传承人中,中青年传承人数量过半,成为此次非遗展示活动的主力军,“90”后“00”后青年传承人让非遗展更具创意活力和时代气息。

五是总体设计彰显自信开放形象。非遗展以“开放”为总体设计思路,主视觉以“门”的多彩艺术造型象征“机遇”“交流”“合作”,寓意新疆更加积极昂扬的开放姿态和非遗主动拥抱时代的发展势能。蓝色(博斯腾湖)、绿色(孔雀河)的主色调,展现活动承办地文旅资源,营造了清新凉爽的视觉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观展体验。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托布秀尔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罗静介绍,“多彩非遗”由对口援疆省市、青海、云南、兵团、新疆、巴州等24个展区组成,323项非遗项目、491位传承人参与展示互动。“指尖非遗”将组织42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与观众现场互动。“乐舞非遗”组织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演出15场。特色非遗活动主要包括“非遗集市”“非遗研学”2项内容,“非遗集市”设置16个展位,打造非遗产品销售空间,“非遗研学”面向暑期广大中小学生开展非遗互动教学活动。此外,还将配套举办非遗夜游、文博探馆、歌舞诗《萨吾尔登》专场演出等活动,推出巴音布鲁克草原、博斯腾湖大河口、罗布人村寨等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陈新)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


[责任编辑:李振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