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你爱洒边疆 国护你安康 ——拉齐尼·巴依卡的父母成功实施白内障手术重获“光明”的故事

2024-08-13 11:06:08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在帕米尔高原上白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有这样一对令人敬仰的夫妇——他们就是英雄拉齐尼·巴依卡的父母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夫妻,年轻时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行动保卫着祖国的边疆,如今,在祖国母亲的关怀下,他们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次“光明”。

8月9日,深圳眼科专家团队为拉齐尼·巴依卡的父母成功实施了白内障手术。经过医生的精心观察与治疗,手术效果远超预期,二老于12日顺利出院,重获清晰视界。这不仅是医学技术的胜利,更是祖国对英雄家庭深情厚爱的体现。

这一次手术的契机,源自今年7月塔县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当时正在该县考察交流的深圳市关爱办专职副主任、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建中与正在塔县开展“姚晓明光明行动·喀什行”公益活动的关爱基金会一行,赶赴“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家中慰问。

慰问中,关爱基金会·姚晓明光明基金发起人姚晓明对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及其妻子进行眼部检查时,发现夫妻二人都患有白内障。陈建中和姚晓明当时就决定,9月再次开展“姚晓明光明行动·喀什行”公益活动时,对巴依卡·凯利迪别克夫妇开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是什么导致拉齐尼·巴依卡父母眼睛白内障呢?经过医生的深入了解和检查,发现这与他们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密切相关,高原地区的紫外线辐射强烈,还有艰苦异常的劳动条件,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对眼睛造成损伤,导致晶状体逐渐混浊。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曾是塔县提孜那甫乡原护边员。在帕米尔高原上,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70年守卫边境,在生命禁区为官兵指向带路。自1972年跟随父亲为边防官兵当向导开始,37年间,他巡逻700余次,行程3万多公里,一次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官兵眼中的“活地图”。

他的眼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长期遭受着风沙的侵袭,这对于眼表以及晶状体等眼部组织造成了持续性的慢性损伤以及炎症刺激。长此以往,最终他的眼睛不幸患上了白内障。年轻时,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以坚定的步伐保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如今,他步入了晚年,不能让他面临失明的危险,要及时为老人送上光明与希望。关爱基金会·姚晓明光明基金发起人姚晓明表示。

面对拉齐尼·巴依卡父母的病情,姚晓明团队迅速行动,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他们采用的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伴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过程中,每一步都凝聚着专家们的智慧与汗水,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拉齐尼·巴依卡的父母重获“光明”。

在塔县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祖国的边疆。如今,在祖国的关怀下,他们不仅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次“光明”,更感受到了来自祖国大家庭和社会各界的温暖与关爱。

(李学锋)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

[责任编辑:李振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