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清晨,祖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山尖上,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光芒照耀山河大地。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招展。柯尔克孜族护边员麦麦提努尔·吾布力艾山一家5口久久地注视着国旗,热泪盈眶。
祖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山尖上,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光芒照耀山河大地。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招展。柯尔克孜族护边员麦麦提努尔·吾布力艾山一家5口久久地注视着国旗,热泪盈眶。
这是跨越万里的传递。从海拔25米的南昌八一广场到海拔4500米的帕米尔高原边境线,八一建军节这天在南昌八一广场升起过的这面国旗,此刻正飘扬在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朗库里抵边新村的上空。
这是长达75年的坚守。“守好边境线,不让界碑后移一毫米。”75年前,麦麦提努尔的爷爷和解放军许下承诺。75年来,家族四代32人接力护边,跋山涉水、夜宿雪岭、攀爬峭壁……对于他们而言,热爱祖国是一种本分,谨守承诺,初心不改;热爱祖国更是一种信仰,护边巡边,赤胆忠诚。
承诺践诺
得知麦麦提努尔要从南昌回来了,布伦口乡朗库里抵边新村边境线升旗点上,边防官兵、公安特警、边境派出所民警、护边员……早早就来到这里。
随着一辆小汽车缓缓驶入,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麦麦提努尔回来了”“麦麦提努尔辛苦了”,在大家翘首以盼的目光中,麦麦提努尔双手捧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车上下来,“这是曾经在南昌八一广场上飘扬的国旗,是解放军亲手交给我的。”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这天,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帕米尔高原的麦麦提努尔来到英雄城南昌——人民军队诞生地观礼升国旗仪式。当天的八一广场人山人海,麦麦提努尔身穿柯尔克孜族传统服装,佩戴党员徽章,注视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眼含热泪。
跨越万里,从帕米尔高原到鄱阳湖畔,从雪山戈壁到青山苍翠,从山脉高峻、沟壑纵横的边境线到南昌八一广场。因祖辈对解放军的承诺而接力护边的麦麦提努尔,终于实现了期盼已久的心愿——“去江西、去人民军队诞生地英雄城南昌向解放军汇报,守好边境线的承诺,我们做到了。”
8月1日下午,在江西省军区,麦麦提努尔庄重地把在边境线上升起过的国旗递交给省军区国旗护卫队的官兵,小心翼翼地接过在南昌八一广场升起过的国旗。抚摸着鲜艳的五星红旗,麦麦提努尔说:“解放军让我把国旗带回来,这是国家对我们的信任,更是国家给我们的荣誉,我要让这面国旗在边境线上高高升起。
”
初心使命
木孜库仑牧业点,位于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空气稀薄、自然环境恶劣,是通往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麦麦提努尔负责其中20多公里的边境线巡护,到今天已经整整27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深深刻入脑海,与血脉融为一体。
新中国成立时,木孜库仑牧业点只有三四户牧民,麦麦提努尔的爷爷是其中之一。“爷爷那时经常配合解放军巡边,战士们也经常吃住在他的毡房里。”麦麦提努尔说,看到解放军在边境线上的巡逻任务很重,爷爷和其他牧民都自发加入护边员队伍。
麦麦提努尔家中至今仍珍藏着一张解放军帮爷爷取水的照片。木孜库仑牧业点没有水源,饮水、用水十分困难。为了解决牧民们的取水问题,解放军想尽办法,去雪山取冰、从山下运水,帮助牧民打井。“爷爷告诉我们,解放军总是竭尽全力为牧民提供帮助。我们也向解放军承诺,守好边境线,不让界碑后移一毫米。”
早年间没有交通工具,巡护只能靠双腿行走,顶着寒风、冒着大雪,途中与狼搏斗过、掉入过雪坑、被洪水冲走过、吃过草根充饥……麦麦提努尔的爷爷不畏艰险坚持巡边,几十年如一日。
爷爷总是说:“这里是我们的家,守好祖国的边境就守住了家,这也是我们祖祖辈辈要肩负的使命。”1952年,麦麦提努尔的父亲开始跟着爷爷巡边,一干就是28年,直到疾病缠身,父亲才恋恋不舍地下山。
1980年,麦麦提努尔的哥哥接过父亲的班,开始了长达17年的护边工作。积劳成疾,一天,哥哥倒在了巡护的路上,医生说,哥哥的身体再也不允许从事这样艰辛的工作了。
1997年,22岁的麦麦提努尔正式成为护边员。在爷爷、父亲、哥哥当年走过的雪线上,麦麦提努尔走到了现在。
一诺千金,一脉相传。家族中先后有四代人、32名成员加入护边员队伍。如今,麦麦提努尔的兄弟、妻子、女儿、女婿、侄子……都成为护边员。
守家守国
雪山巍峨,长空湛蓝,初心不改,赤诚依旧。20公里边境线,75年风雪无阻。牧业点的小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天准时升起,从未间断。
常年在高海拔的雪峰山口巡护,护边员大多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今年50岁的麦麦提努尔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右耳听力受损,全身上下20多处伤疤。2021年遇到狼群险些丧命,2023年从摩托车上摔下来右腿粉碎性骨折……
“想过退缩吗?”记者问。
“肯定想过的。”麦麦提努尔直言不讳,“毕竟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有三长两短,对不起妻子和孩子。但当国歌声响起,一想到与解放军的承诺,家族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马上就打消了这种念头。”
“让女儿成为护边员,作为父亲,你不心疼吗?”
“我们为国守边,既满足又自豪。2016年,国家为护边员值班的卡点修建了宿舍,有电有热水,还能做饭;2023年,江西省总工会为我们捐赠了边防巡逻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改善了巡边设备。护边工作虽然辛苦,但现在的条件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我相信我的女儿可以做得更好。”麦麦提努尔说。
“父辈们用实际行动,感染着我们。”麦麦提努尔的女儿古丽加玛力,2018年高中毕业后,在父亲的鼓励下加入护边员队伍。3个月练就摩托车驾驶技能,5个月拥有“活地图”的称号,半年后扛起护边小组语言培训任务,第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除了日常巡逻护边,古丽加玛力还利用休息时间,走进牧民的毡房,为他们宣讲党的理论、富民政策,成为牧民心中的“慕士塔格峰之花”。
“只要我们在,国旗就会每天在边境线上升起。”这是麦麦提努尔家族对祖国极致的热爱和忠诚。
越来越多的牧民自觉投身守边护边队伍。“麦麦提努尔家族接力护边的故事传扬在天山南北,成为新疆各族护边员的榜样。”同为护边员的“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赞叹不已。
八一建军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就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深深触动着麦麦提努尔,让他既深受鼓舞,又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每一座毡房都是流动的哨所,每一个牧民都是活着的界碑。正是因为有这些活着的界碑,才带来了祖国边陲的安宁。
(来源: 阿克陶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