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在深化改革中谱写高铁发展新篇章

2024-08-10 19:33:41 来源:改革网 

——广铁集团深圳铁路举办岭南’‘高铁新发展”为主题探访活动纪实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广东省铁路发展。近年来,广东省内建成投产了武广高铁、广深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铁路、茂湛铁路、广珠城际等骨干线路。

8月7日至9日,广铁集团深圳铁路邀请中央、省、市媒体近30名记者组成采访团走访深圳站、惠州仲恺站、河源龙川西站及当地知名企业,探访沿线人文特色和城市风貌,感受高铁快速发展与时代进程协同并进

 

深圳罗湖老站释放新的生机与活力

8月7日是我国的立秋节气,秋天象征着成熟,意味着丰收。

当天上午9时许,媒体一行来到深圳站。深圳站原名为“罗湖站”,雄伟的玻璃大拱门顶部,邓小平题写的“深圳”两个大字在红色的钢架大雨棚衬托下光彩夺目。“深圳站”于1991年正式更名并投入运营,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建设路1号。站场规模设有4台8线,每日接发列车多达200余趟,能高效发送旅客超过10万人次,是广深城际、京九线和京广线在内地最南端的火车站,下一站便是香港特区的红磡站。

深圳站以其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优质的旅客服务体验、安全保障与应急响应等方面的等亮点,被授予各级各类荣誉称号100多项次,曾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车站”、“广东省文明单位”、“铁道部文明车站”、“铁道部树标塑形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百余年以来,随着铁路发展,深圳站也持续在改革发展的路上。深圳站初期主要承担普速列车的运输工作,随着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深圳站逐渐引入并增加了高铁列车的开行。在高铁种类的丰富性上,深圳站同样走在了前列,如今涵盖快速、直达、动卧、动车组列车等多种类型,不断满足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深圳站作为铁路网络的重要节点,在高铁网络融合方面再次取得重大突破,释放新活力。目前,通过广深城际、赣深高铁、广汕高铁与杭深高铁的紧密衔接,成功融入了粤东地区高铁网络,实现了与汕尾、潮汕、梅州等地区的快速通达。不仅拓宽了深圳站的服务范围,还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为旅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出行选择和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务。如今深圳往上海方向运行最快的高铁是G998次,运行至上海虹桥站只需要6小时55分。

 

赣深高铁仲恺站开通为“科技之城”创新添翼 

8月7日10时35分,媒体一行冒着酷暑乘车抵达惠州市仲恺站。

仲恺站于2021年12月10日正式开通运营,站房总建筑面积7999㎡,站台为2台4线,线侧下式车站。旅客进出站形式采用上进下出,客运组织采取客售、验检 “四岗合一”模式。

仲恺站站房以“电子芯片”的造型融入图形设计之中,运用“电路电流”元素,表达了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城市精神。这一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仲恺站所在的仲恺高新区作为科技之城的气质,还通过简洁大气、灵动飘逸的建筑形式,实现了功能与美感的和谐统一。此外,仲恺站还结合了当地的人文景观,从中提取元素融合到室内装饰中,进一步强化了“科技之城”的意境,展现了仲恺站特色的高铁文化。

车站候车室面积为4250平方米,可容纳2500-3000人。候车室检票口旁设有广铁U彩综合服务台,集问询、重点旅客服务、便民爱心服务、查找遗失物品、售退改等服务为一体。仲恺站自2024年6月15号列车运行图调整后,目前满图共开行28趟,可以到达深圳、广州、河源、南昌、武汉、南京、合肥、梅州、汕尾等城市。

2022年累计到发旅客21.2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12.5万人次、到达旅客8.7万人次;2023年累计到发旅客74.7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41.5万人次、到达旅客33.2万人次。2023年客流量相比2022年增加53.5万人次,增幅高达252.4%!

2024年1至7月,累计发送旅客25.4人次,到达旅客22.0人次。自7月进入暑运以来,仲恺站累计服务旅客将近10万人次,日均到发客流在3000人左右,“高铁效应”显著。

 

龙川西站运营有力提升区域发展新动能

8月8日11点30分,采访团一行来到龙川西站。

龙川西站于2021年12月10日正式开通运营。位于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站房总建筑面积19980㎡,站台为4台12线,旅客流线模式为下进下出。未来,龙川西站还将作为赣深高铁与梅龙高铁和广河高铁的交汇站。

“秦汉之韵,厚德龙川”。龙川西站从秦汉风格出发,汲取佗城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龙川学宫的建筑形式,整体造型延续传统的中式风格,展现龙川当地的中式建筑魅力。进站厅采用木色大斗拱立柱及窗棂纹样,突出龙川历史文化底蕴。候车厅顶部中心区域造型提取古建窗棂造型元素,站内纹饰源于龙川县地标性建筑正相塔与龙鳞相结合,表示龙川县不断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车站候车室面积为6374平方米,可容纳约5300人。进站闸机24台、半自助终端8台。

龙川西站的客流成分多样,主要包括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等。其中,旅游流和探亲流在节假日期间占据较大比例,而学生流则主要集中在寒暑假等时期。龙川西站自2024年6月15号列车运行图调整后,图定开行动车组列车59列,主要是开往南昌西、赣州西、武汉、长沙南、郑州东、九江、济南西、合肥南、广州东、深圳等方向。旅客出行方向多样化不仅覆盖了广东省内的重要城市,还辐射到了周边省份的多个城市,充分体现了龙川西站作为交通枢纽的辐射能力。

车站候车室最高可以容纳约5300人,大厅中间设置一个八面岛式服务台,集问询、重点旅客服务、便民爱心服务、查找遗失物品、售退改等服务为一体。进站口设有两台安检仪,进站闸机24台、半自助终端8台。龙川西站副站长苏文君向记者介绍说:“2023年客流相比2022年增加了53.5万人次,增幅高达134.8%,交通枢纽地位日益显著。2024年暑运期间,7月龙川西站共发送旅客72101人次,到达旅客56631人次,目前日均客流约每日发送2403人次,到达1888人次。”

 

梅龙高铁即将试运行为粤东北带来新期待

位于广东省东部的梅龙高铁正在进行联调联试工作,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并已具备年内通车条件。该项目建成后,梅州至深圳、广州等地最短通行距离时间将缩至2小时左右,极大地提高了通道的输送能力、改善了铁路运输组织效率。

梅龙高铁线路自梅汕高铁梅州西站引出,终至赣深高铁龙川西站,线路全长93.98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为双线高速铁路,沿途设梅州西、兴宁南、五华和龙川西等4座车站,全线桥隧比达到83.73%。

汕头机务段党员技术员刘鹏告诉记者,当前,梅龙高铁联调联试已进入攻坚期。我们从杭深、广汕、梅汕运营高铁中抽调30余名优秀高铁司机担当梅龙高铁联调联试任务,自联调联试以来,已担当了300余趟牵引值乘任务,为工作组采集各种数据提供了安全平稳服务支撑。梅龙高铁项目建成后,梅州至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最短通行距离时间将缩至2小时左右,必将带来粤东北发展的新期待。

改革促发展,交通需先行。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交通强省,将不断加大铁路重大项目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高铁网络和综合运输体系提高交通便利度,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做出新贡献,谱写新篇章。(赵立东 叶仕春 通讯员 邱宇晖 岳千琳 黄琢婷 报道)

 


[责任编辑:采风]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