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盛夏时节,中铁十一局成渝中线铁路(四川段)项目经理部安岳制板厂正热潮澎湃,厂房内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作业人员身穿工作服、头顶安全帽,冒着高温天气,各司其职忙生产,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安岳制板厂负责成渝中线六到九标的预制工作,包括生产35976块轨道板。”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岳制板厂经理温臣山说道,安岳制板厂配备了8个台座,64套模具,每天的生产量为64块一轮,目前已完成2498块。
据介绍,轨道板生产是高铁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和轨道结构的耐久性。轨道板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钢筋加工、绑扎、入模、张拉、混凝土浇筑、蒸养、脱模、水养和封锚等八个环节。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并提高智能化建造水平,安岳制板厂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研发并引进了轨道板关键生产工序的自动张拉养护系统、智能喷淋养护系统、三维激光检测系统等智能设备,以科技创新赋能轨道板建造水平。
在轨道板信息中心的智能操作台前,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地盯着中央屏幕,随时关注着整个车间的工作进展。在轨道板生产车间,悬挂的智能语音设备自动纠正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规范……在一系列智能化作业线的助力下,所有操作井然有序。
“近段时间持续高温,我厂也做足了防暑措施,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了风扇、风机,以及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药品,保障安全生产。”温臣山表示,下一步,安岳制板厂将紧盯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继续推动智能化与生产技术的深度融合,全力以赴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有序推进。
据悉,成渝中线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和长江沿岸“两主两辅”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构建川渝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成渝双核引领、区域联动,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摄影: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