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成都龙泉驿:“蹲苗”持续, 让更多甘孜孩子走出大山

2024-08-05 16:53:20 来源:本网专稿 

从世界各地到雪域甘孜,从求知课堂到研学之旅,成都龙泉驿区归国留学人员用5年时间架起一座“蹲苗计划”“连心桥”,帮助一批又一批甘孜孩子走出大山,探索外面的世界,用实际行动践行留学报国使命。 

播撒梦的种子

甘孜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北部,因地理位置偏远,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孩子从未走出过县城,对外面世界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书本、电视和网络上。龙泉驿欧美同学会会长白锟在一次帮扶活动中,看到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殷切渴望,突然萌发出一个念头:“我们在外留学时大多有国外家庭的寄宿经历,通过与寄宿家庭的沟通互动,以最快的方式融入了当地文化。我们也可以为甘孜孩子提供一个走入龙泉驿家庭一起生活、一起学习的机会。”这个想法一出,迅速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欧美同学会与甘孜学生亲切交流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制定方案、落实细节、寻找资源……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他们从未放弃。终于,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2019年7月6日,“蹲苗计划”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教育援甘为切口,围绕助学、寄宿和研学3个板块,分阶段实施了“海归助学金”“你心印我心”爱心寄宿和“藏汉一家亲”研学活动3个子项目。其中,“海归助学金”项目于2019年6月率先实施,龙泉驿欧美同学会在会员中广泛发起海归助学金募款活动倡议并设立“海归助学金”,用以资助甘孜县优秀学生,打通海归扶智“快车道”。截至目前,已募集善款15万余元。另外,活动还通过“龙泉驿发布”(原见证龙泉驿)《龙泉开发报》等在线上和线下发起了爱心寄宿家庭招募活动,面向龙泉驿区公开招募、层层选拔了10个甘孜学生在龙泉驿的“家”,让甘孜学生真正走进龙泉驿家庭,实现结对家庭“零距离”,同时,秉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人生即远足”的理念,精心设置了“藏汉一家亲”研学系列活动,让龙甘两地学生在研学当中收获知识、收获友谊,促进两地学子“心连心”。

探索现实路径

五年来,“蹲苗计划”从未间断,但孩子们逐渐长大,“蹲苗计划”也应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今年三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曾指出:“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些指示和要求,让龙泉驿欧美同学会又萌发出了新的想法和愿景——将工匠精神带入甘孜!让职业教育托举起甘孜孩子的就业梦!

7月13日,一支由龙泉驿区委统战部、龙泉驿欧美同学会以及来自龙泉驿区职业院校的工匠们组成的专业团队奔赴甘孜县罗布林第一中学,为这里的二百多名高中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

宣讲会上,工匠们走上讲台,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及个人成长经历,向孩子们生动地介绍了汽车制造、食品餐饮、互联网营销等行业的相关情况。在徐徐讲述中,将“工匠精神”深植于甘孜孩子们的心中。

“随着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四川旅游学院张振宇老师说,希望通过此次宣讲,激励甘孜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奋斗考上理想的大学,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工匠精神是什么,也不知道它能为我的未来带来什么。”泽翁巴忠说,听了工匠老师的宣讲后,他才知道把每一个小小的职业做到极致,都能闯出一番天地。他也想跟着工匠老师们出去学一学,闯一闯。 

为了让甘孜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大山,学一技之长,闯出一番事业,在甘孜县人社局的支持下,龙泉驿欧美同学会在甘孜县人才交流和就业创业服务大厅设立了“蹲苗学徒”工作站,服务有愿望有决心学习职业技能的甘孜学生。同时,工作站每年重点筛选并资助一批学生,通过短期游学的方式体验各项职业技能,为其人生职业道路发展奠定基础。

 甘孜学生参加游学活动体验网络直播间

 今年,甘孜县罗布林第一中学就有6名学生主动报名,成为首批“蹲苗学徒”,在龙泉驿区民政局、龙泉驿区慈善会的帮助下,来到龙泉驿区三所职业院校参加为期一周的研学活动。

在四川旅游学院,“蹲苗学徒”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习了茶艺的精髓,从水温的掌控到茶香的品味,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香气四溢的宫保鸡丁,不仅是对味蕾的挑逗,更是对烹饪艺术的一次深刻体验;烘焙课上的欢声笑语,也见证了同学们从生疏到熟练的成长历程。

在四川长江职业学院,“蹲苗学徒”展现出了对电子商务领域的浓厚兴趣。他们学会了如何用镜头捕捉商品的魅力,更化身主播,第一次体验了直播带货。这些技能的学习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更为他们未来在电商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蹲苗学徒”参观了学校的无人机展厅、航空馆等,了解了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他们被航空科技的魅力深深吸引,通过观摩智能网联汽车和汽车维修技术的竞赛训练过程,深刻体会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先进与魅力。

“当我看到那些无人机和航空器时,我感到非常震撼。”扎西郎加激动地说,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与这些高科技产品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这次研学体验让他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走向广阔天地的决心。 

心路历程蜕变

在这6名“蹲苗学徒”中,扎西郎加不仅是唯一的一个男生,也是表现最突出的一个。过去,在他的认知里,上学就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文凭,以便将来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此次来龙泉驿研学,当他踏入那些职业院校的大门时,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当我第一次听到‘职业教育’这个词时,我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好奇。”扎西郎加说,他开始不知道什么是职业教育,真正接触到职业教育后,他发现自己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在扎西郎加看来,这里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机会都与他想象得截然不同。他开始意识到,职业教育并不是每天坐在教室读书上课。相反,它更多的是把职业技能浓缩在实操课堂里,在一次次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不断让产品在手中升华。原来,用勤劳的双手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我学会了如何制作中西美食,如何直播带货,还了解了汽车前沿技术。”扎西郎加充满自豪地说道。 

对于扎西郎加来说,这次研学体验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他开始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文凭的途径,更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桥梁。他开始憧憬着未来,憧憬着自己能够通过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期待着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甘孜学生参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援甘,既立足当下,又领航未来;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 

“短短一周,看到甘孜孩子从羞涩内敛到如今的自信坚定,我非常欣慰。我们希望通过‘蹲苗计划’,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参与到这项爱心事业中来,带着更多的甘孜孩子走出大山,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白锟表示,龙泉驿欧美同学会将持续加强与龙甘两地的合作,不断拓展活动的深度广度,让更多的甘孜孩子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