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从徒步露营到农耕研学,不仅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给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而在库车市伊西哈拉镇,一场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核心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7月19日,在库车市伊西哈拉镇库木艾日克村养虾基地,负责人何秉桧正在向游客讲述戈壁滩养出南美白对虾的故事。
“我从南方买回虾苗,在戈壁滩上建造养殖池模拟海水生长环境,经过3个月养殖,就可以上市销售,本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购买鲜虾。”如今,在何秉桧的养殖基地,除了每天前来购买尝鲜南美白对虾的顾客外,还有不少游客前来探寻“新鲜”的秘密。
人流就是客流。除了“新鲜”,伊西哈拉镇辖区内的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大馕小巷”网红巷等,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疆内外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如今,该镇立足距离库车市区仅2公里这一地理位置优势,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推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对话游、“大馕小巷”美食游、星级农家乐民俗游、产业基地探秘游等多样化旅游选择,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当日,刚一走进库车市伊西哈拉镇硝尔巴格社区的“大馕小巷”打馕一条街,热腾腾的馕香味扑面而来,库车大馕、油馕、芝麻馕、瓜子馕、苞谷馕……一个个整齐地摆放在馕坑旁,引得游客争相上前购买品尝,拍照留念。
“库车大馕不仅仅是馕饼,更是一种民俗文化。”库车大馕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热西提·依米提说,现在“大馕小巷”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在打馕的同时还会给游客讲好馕文化。他希望多培养徒弟和传承人,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库车大馕。
夏日里的白园农家乐环境优美、绿树成荫,不少游客在这里除了可以消暑纳凉、赏花游园、欣赏歌舞外,还可以采摘水果、抓鸡逮鹅,体验劳动的乐趣,吃上健康放心的食材。
库车市民克依木·吐尔逊说:“我经常在周末带着孩子和老人来这里游玩,老人游园消暑、孩子亲近自然,我们也来跳舞唱歌,一家人都能找到乐趣。”
目前,库木艾日克村共有18家农家乐,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通过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发展格局,不少群众转变思想和身份,成为旅游从业者,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库木艾日克村党支部书记张君清说。
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进程中,如何让“过境游”转变为“过夜游”?伊西哈拉镇紧盯民宿产业,立足村情实际,打造风格多样、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农家民宿,成为游客休憩放松的绝佳选择。
库车市摩范机车民宿在果园绿荫中建设21间民宿,今年5月开始营业以来已接待2300多位摩旅游客。“在果园入住可以亲近自然,感受农家乐趣。同时,我们还提供旅游路线推荐服务,助力本地旅游经济发展。”库车市摩范机车民宿负责人王雪说。
库车市伊西哈拉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少明表示,下一步,伊西哈拉镇将进一步整合辖区农文旅资源,以富民兴农为目的,不断丰富文旅业态和文创产品,释放文旅发展新活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 张路 蔡蔬) 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