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江油:创新“智安校警”护佑学子平安成长

2024-07-26 10:07:07 来源:本网专稿 

近年来,四川绵阳江油市公安局聚焦平安校园建设,助推校园警务机制改革创新,在城区中小学试行“智安校警”新模式,构建了家、校、警、社“四维一体”的安全防护网,学生家长安全感显著提升,实现了“家校警”共建共治共赢的崭新局面。

做实一个阵地

警务阵地实体化。面对学生逆反心理、中心城区复杂的治安环境以及校园周边社会闲杂人员等问题,江油市公安局创新措施,加强学校内外环境治理,创造良好涉校环境,按照警务室标准化的要求,共同打造“诗城校警工作室”,并于今年春季开学时揭牌。

“1+2+N”队伍构建。出台《江油市公安局校园安全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借力家、校、社会力量,按照“1+2+N”模式壮大校园守护力量。即1名基层经验丰富的老民警驻点学校、选聘2名优秀的学校保安担任兼职辅警、N名治安积极分子(如网格员、家长、教师等),共同护校、护学。

完善机制实战化。明确家校警职责,确保问题发现、解决及应急处置迅速高效。成立“校警会”运行团队,包括学校主导、民警指导、社区、家长、党员教师等多方参与。同时,建立完善的“智安校警”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畅进行。此外,在“校警工作室”内增设心理咨询、来访接待等功能区域,创建富有特色的“文化墙”和法治宣传角。

抓牢三个环节

“四位一体”科学防控,安全有序。江油市诗城小学原有安保力量不足20人,经“校警会”研究,按照“公安主导、教师参与、家长志愿、社会协同”的原则,组建240余人“校警护校队”。该队采用轮班制,根据“校警会”发布的任务,队员自愿认领并结合统筹分组分时段进行工作。护校队配备统一服装,主要负责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安整治、巡查守护、信息收集、交通疏导以及校园周边500米范围内的治安防范宣传等工作。

“护校护学”边干边训,管事有方。依托“校警工作室”,旨在提高个人素质和防范能力,开设“护校护学素质提升培训班”。由学校领导和民警对校内安保人员和校警护校队成员进行培训,重点提升治安防范、应急处突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能力,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积极向上的校警队伍。目前,诗城小学已开展5次素质提升培训,受训人数达600余人次,日常护校护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对一”即时介入,治本有效。针对诗城小学前期出现的打架斗殴现象、个别学生与社会人员交往密切等问题,民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采取矫治教育措施。截至目前,已摸排突出问题学生50余人,逐人建立台账,“家校警”三方联动,开展“一对一”帮教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远离不良社交圈子。

结实三个网络

“校内+校外”快反网络。“校警工作室”成立初衷即作为校园安全的坚固后盾,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提升校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近期,教师李某接到学生黄某求助电话,迅速启动“智安校警”联管联动预案,校警立即到场并联系属地派出所,及时制止了一起校外欺凌事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教育和警示,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人眼+天眼”管控网络。全天候在岗的“校园保卫队”积极动员校园周边商铺摸排不安定信息和涉校矛盾纠纷;同时,民警在实地考察基础上,提出完善校园视频监控建设的建议,及时消除监控盲点,有效防止了社会危害升级。

“智安校警护学岗”防范网络。校内,学校保卫力量与“校警工作室”形成优势互补;校外,派出所、交警、巡防等专业警力在上下学高峰和假期人流高峰时段加强人员盘查。同时,“校警工作室”联合政府职能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清理非法书籍、音像制品贩卖,劝退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对违法经营业主依法查处,营造安全、稳定、和谐、阳光的校园环境。(赵万萍 张诚中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蒋良明)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