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洪雅:科技支撑 筑牢防汛“安全堤”

2024-07-08 21:01:31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全面推进水旱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建设科技支撑平台,充分发挥“技防”优势,综合运用各类信息化科技手段,为防汛防灾提供“第一手”精准数据,让防汛工作更科学、更智慧。

随着主汛期的临近,连日来,中山镇前锋村山洪灾害监测员李国义正忙碌于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前锋村六组有25户群众的住宅位于该村山洪灾害危险区内,李国义逐户开展排查,重点查看各户的报警器是否正常运转,同时向群众宣传防汛知识,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山洪灾害监测员李国义一边查看防汛监测设施,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是河流水位监测装置,可以实时获取河道的水位数据。它的数据跟山洪入户报警器是互通的,一旦水位上涨到预警值,它就会与入户报警器一起立即触发报警,发出语音警示,提醒群众尽快避险。同时,我们也会加强监测巡查,发现灾害征兆时及时组织受险群众转移避险。

安溪河从中山镇穿境而过,该镇分布有山洪灾害危险区7个,其中有2个分布在前锋村。为建强防汛能力,洪雅县在中山镇建设了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点,通过防汛监控点、自动水位站、自动雨量站、雨量报警器及无线预警广播等设施,搭建起关联全镇所有山洪灾害危险区的智慧防汛监控系统,监测数据实时上传指挥中心,让水情动态虽“远在天边”,但也能“近在眼前”。

该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股工作人员蒋涛介绍:“水旱灾害防御信息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目标区域的降雨量和水位变化。目前,全县12个乡镇点位监测数据我们都能通过手机APP查看,非常便捷。”

据了解,洪雅县内分布着大小河流330余条,总长达950公里。然而,丰富的水资源也给防汛工作带来不小压力,全县12个乡镇分布着山洪灾害危险区83个。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在防汛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共建设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点30个、配套简易雨量和水位监测站120个、入户预警设备300余套,形成一个覆盖广泛、反应迅速的防汛监测预警网络,用信息化这只强有力的手,成功牵引起智慧防汛的纽带,完成对所有山洪灾害危险区的紧密关联。

系统建起了,设备更要维护好。为此,连日来,眉山市洪雅县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对山洪灾害预警设备进行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为全县安全度汛保驾护航。

在7月8日的巡检中,该县水利局工作人员与第三方专业设备检修人员一道,来到将军镇联和村,对该村山洪灾害区域内的河道自动水位站、雨量报警器等防汛监测预警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体检”。第三方检修工作人员杨义龙介绍:“在巡检过程中,我们一是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正常运行,二是查看设备信号是否正常,三是查看设备站点的数据是否正常。”

“山洪灾害防御坚持以防为主,避、抢、救相结合的原则。山洪灾害防御系统实现了传统化向现代化、粗放常规化向自动科学化的转变。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决策支持、信息支撑等防洪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股股长张杨琦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强山洪灾害系统及设备的巡检维护,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强化汛期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确保今年安全度汛。” (肖蒙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何广丙)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