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子湖畔到天山脚下,从东海之滨到辽阔边疆,相隔四千多公里,浙江省援疆干部人才扎根在祖国西北边疆,精准对接阿克苏的需求和浙江的优势,以高质量的“组团式”支援、全方位的“互嵌式”发展,大力推进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民生保障、民族团结、文化润疆等项目,他们与阿克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团结奋斗、携手并肩,共赴美好“疆”来。
产业援疆增福祉
“直播间的朋友们,这是我们新疆本地的薄皮核桃,一捏就开……”6月29日,在阿克苏市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帅气的小伙米尔扎提·喀米力正通过互联网销售家乡优质的农产品。
5月10日,在一师十六团十二连投放青蟹苗。台州市援疆指挥部供图
2019年,米尔扎提·喀米力从浙江回到家乡创业。在阿克苏市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参加培训后,他走上了创业之路。现如今,米尔扎提·喀米力已成为阿克苏电子商务发展的带头人,2023年他的销售额600多万元。
“我们阿克苏的农产品品质特别好,以前主要靠线下方式进行销售,价格低,销量也不高。现在有了电商平台,一部手机我就能将阿克苏的农产品卖向全国,今年我要力争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米尔扎提·喀米力说。
今年5月,由杭州市援建的阿克苏市新电商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开园。6月,“丝路电商新支点”——2024年南疆新电商大会在阿克苏地区举办,提出“新支点、新开放、新电商”的理念。近年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将“电商援疆”作为推动阿克苏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的重要突破口,借助“电商强省”资源,推动当地电商产业从无到有,逐渐成为新的优势产业。今年前5月,地区实现网络交易额88.2亿元,全疆排名第三。
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也在迭代完善。
“阿克苏鲜丰水果的使命是:让果农的果子多卖些钱!”这一标语以鲜亮的红色背景和亮黄色字体,醒目地展示在阿克苏市智慧农产品加工中心入口处。
阿克苏市智慧农产品加工中心由来自浙江的鲜丰水果股份有限公司在阿克苏市投资1.6亿元建设,可完成苹果、核桃、红枣、新梅等林果的分拣、加工、仓储等,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该中心去年仅鲜果加工量就达到三千多吨,解决了5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持续推进产业援疆三个“十百千”专项行动,依托地区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着眼阿克苏所需、浙江所能、援疆所长,统筹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援疆,强化合作共赢,不断加大产业援疆力度,着力推动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技援疆结硕果
浙江援疆科技特派员查看桑黄生长情况。金华市援疆指挥部供图
7月2日,记者走进库车市墩阔坦镇百亩高品质南瓜新品种试验田,只见一颗颗形状小巧如灯笼的南瓜挂在藤蔓上,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这些从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引进的南瓜品种经过近3个月的田间管理,瓜形初成,已经进入结果期。
该试验田的南瓜品种为莫小贝、加工9号、甬南田4号、橄榄1号,这些品种均为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慧团队通过精心选育、培育、试验和改良而成,并且适宜在南疆地区种植。四种南瓜皮色、成熟期、大小、果型均有不同,目前在库车市五个乡镇试验点开展对比试验,最终将筛选出产量高、果型小、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南瓜品种。
农业科技成果在地区的落地,是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组团式”科技援疆的一个缩影。
去年9月,在浙江与新疆两省区科技厅的联合指导下,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引领全国对口援疆省市,创新性地开展了“组团式”科技援疆试点。聚焦阿克苏地区农业发展科技帮扶需求,精准选派了27名援疆科技特派员,组建了浙阿农业科技创新东部(库车)中心、西部(温宿)中心。结合受援地资源禀赋,援疆科技特派员从浙江引进了桑黄、金线莲、三门青蟹等30余个优质品种,通过试验示范,有效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受益。
今年4月,第二批援疆科技特派团共21名成员抵达阿克苏,聚焦能源化工、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链的科技帮扶需求,充分发挥团队技术优势,探索实施“一人一企一业”和“一团一中心一特色链”的工作模式,以加速科研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为核心,为推动实现阿克苏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文旅援疆添光彩
6月22日晚,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剧《南孔》在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歌舞剧团演播厅唱响。陆斯超摄
把明珠擦亮,让光芒闪耀。去年10月21日,浙江文旅援疆“双珠”计划启动仪式在沙雅县举行。
“双珠”计划,重点打造两条旅游明珠带,重点谋划一批文旅主题IP与标志性文旅项目,重点推进核心旅游景区提档升级,重点夯实城镇的旅游接待能力,打造兼具文化内涵和自然风光的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实现“串珠成链、串链成带、串带成环”,形成明珠闪耀、品牌响亮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走进库车市“龟兹小巷”,街区干净整洁、古朴典雅、艺术氛围浓厚,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打卡。
宁波市援疆指挥部邀请专业团队编制库车文旅运营策划方案,采取不拆建只添置的方式进行“微改造”,最大程度保留小巷的“原貌、原住、原味”,打造的“龟兹小巷”让游客感受到了龟兹文化的魅力,助推库车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旅融合发展。
“接下来,在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还将进一步引入旅游新业态,并通过基础设施升级,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里子’更实,让‘面子’更美。”对“龟兹小巷”后期的发展,库车市萨克萨克街道党工委委员沈小功信心满满。
红火的旅游经济有力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阿克苏各族群众造福造富。
今年“五一”,位于温宿县的天山托木尔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
这一硕果的背后,是改善基础设施、加大产品供给、丰富景区业态带来的实质性飞跃。在金华市援疆指挥部帮助下,温宿县把天山托木尔景区大峡谷、塔村、博孜墩以及温宿县故城文化旅游区等串珠成线,打造精品旅游环线,助推天山托木尔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助力南疆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在激活地区独特旅游资源的同时,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支持受援地“走出去”“引进来”,先后赴深圳、厦门、杭州、北京、上海等地开展宣传推介和文旅招商,同时开通援疆包机、专列“引客入阿”,2023年以来累计引客600多万人次,助力受援地旅游接待量2600多万人次,极大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新的征程上,浙阿两地将继续心手相连、并肩前行,走出一条更加广阔的发展之路。
( 陆雪婷 陆斯超)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