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千年古都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2024-07-03 09:56:10 来源:中国改革报 

四川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进 王泽勇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夏日的成都,热情奔放,自信从容。

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如今更是承载着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项重大任务,在国家对外开放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成都始终牢记使命,勇于开拓。6月5日,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主题是“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努力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图景。

提质建设立体全面开放通道

6月25日,成都国际铁路港内,全国首个“空运+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在此发车,一批自孟加拉国而来的服装服饰搭乘亚蓉欧“空铁联运”国际班列开向波兰罗兹。

2013年,“蓉欧快铁”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历史性的鸣笛,从此将中国成都与9826公里之外的波兰罗兹紧紧连在一起。如今,成都国际班列连接起112个境外城市,已构建起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四向拓展”国际班列线网体系,成为成都链接全球的桥梁。

“成都班列稳定运行11年来,累计开行近3万列,成为亚欧大陆桥上运输最稳定的‘钢铁驼队’。”成都市口岸物流办副主任柳树国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中欧班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完善跨境铁路通道运行网络,加密班列运行频次,拓展新线路和新站点,进一步提升国际班列通达性和覆盖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5个月,成都中欧班列发运货值211.7亿元,同比增长21.6%。

再把目光转向成都航空口岸,一个个国际航班忙碌起降,把大量电子信息产品、跨境电商货物等运往世界各地,把大量电子产品原材料、汽车零部件、鲜活货物等运载入境。

成都作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航空枢纽国际客货运吞吐量位居中西部首位。截至5月底,成都在飞的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航线已恢复拓展至70条,其中客运航线49条,货运航线21条,通达欧、美、澳、非的洲际客运骨干航线网络基本形成,亚洲主要航点实现全覆盖。

汽笛声声,车轮滚滚;飞机呼啸,遨游苍穹。成都“两场两港”枢纽优势逐步显现,枢纽通达能力持续提升,这座枢纽上的千年古都已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今年前5个月,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3200.7亿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9.6%,同比增长7.2%。目前,成都正提质建设立体全面开放通道,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功能,高标准建设国际铁路枢纽,高质量建设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不断增强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为成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服务推进制度型开放

如何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提升服务能力?6月21日,成都海关、成都市口岸物流办联合开展“媒体记者口岸行”活动,深入到成都航空港、成都国际铁路港了解成都开放服务能力。

在成都双流机场国际货站内,四川陆海云港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的一批进口装箱水果,从泰国曼谷起飞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再到完成口岸出关,只需4.5小时,就能及时进入成都本地市场。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成都双流机场海关推行鲜活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机制,可实现入境鲜货“即到即查,即查立放”。

高效的制度是高水平开放的有力支撑。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应用“铁路快速通关”模式,通过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列车所载进出口货物运输监管,无需运营企业办理转关手续,在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整体通关效率。

目前,该模式已在“进口冷链+铁路快通”“进口整车+铁路快通”等多业务场景运用,有效提升了口岸通关监管效能。今年前5个月,青白江海关共计监管“铁路快通”模式舱单申请超8000票,货物通关时间大大压缩,单个集装箱可为企业节约成本约200元。

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增强接轨国际的枢纽服务能力,并重点从深度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建强制度型开放载体、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四个方面作出部署。

“我们将按照成都市委决策部署,聚焦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努力创造更多制度创新成果,着力将成都打造成为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邱长宝说。

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成都,一个包容着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城市。今年4月26日,被誉为世界花卉园艺领域“奥林匹克盛会”的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成都东部新区拉开帷幕,吸引了50多个国家参展。

这场盛会,让世界听见了“芙蓉花开”的声音,也展现了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的魅力。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秘书长提姆·布莱尔克里夫说:“成都是一座公园城市,正以一种生态的方式发展,为市民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宜居环境。”

近年来,成都立足千年文化底蕴,不断创新开展体育文化赛事,展现“三城三都”的独特魅力,把成都的热情包容向世界传递。开放的成都,温情的城市,连续多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同时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促进成都对外交流融合,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持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度。”成都市委外事办主任姜斌说,“我们将争取外交部等国家部委指导支持,高质量做好世运会等重大赛会的外事保障工作,把握中法建交60周年等契机,举办相关配套活动,争取更多国外高级别团组来访,提升城市影响力与美誉度。”

当前,成都正按照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部署,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做强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和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助力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7年,初步建成通道内畅外联、要素高效配置、经济活力充沛、对外交往密切、制度开放包容、区域协作共兴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到2035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健全,成为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