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州市以创新建设“万市兴”(“万”指众多,“市”指经营主体,“兴”指兴旺发达)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立足新思想实践基地、新发展服务阵地“两大定位”,通过集中服务站、线上服务网、专项服务团“三大路径”,实现提升质量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创新驱动力、服务带动力、环境吸附力“五大价值”,致力打造全链条全方位服务经营主体的国家创新示范平台。
搭建“万事兴”集中服务站
以“全方位”服务载体打造服务更集聚的创业基地。把提升服务效能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最直接、最根本的支撑点,让民营企业进“一次门”、办“N项事”,以政府有为带动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群众受益。
部门(单位)协同服务。设置10个服务专区、17个服务专窗,设立“达州名品展示馆”“达州名品直播间”,建立“服务专窗+服务团队+服务网络”三位一体服务新模式。2023年底以来,开展“店小二”式为企服务2300余家次。
市场监管集成服务。提供特种设备维保、检验检测以及计量、认证认可、品牌培育等质量服务,提供商标申请、维权援助、纠纷调解等知识产权服务。2023年,全市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各2项,新增发明专利168件、同比增长41%。
社会组织专业服务。引进人力资源、金融机构等三方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累计帮助518家企业通过“信易贷”获得融资15.8亿元,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2.2亿元,19家企业品牌价值超1亿元。
构建“万市兴”线上服务网
以“全要素”服务流程打造支撑更有力的政策洼地。坚持把精准施策、精细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切入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跨部门数据融合服务平台——“万市兴”线上服务网,8大类41项事项实现在线办理,办事效率同比提升超85%,推动实现“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线上服务。为民营经营主体量身定制“查政策、提诉求、获融资、搜标准、找人才、促供需”等线上服务,“万事兴”平台累计发布惠企政策435条,政策资金兑付企业3.9万家,兑付金额2.1亿元。
特色服务。开辟“示范基地、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企业信用、助企纾困、准入准营”等特色服务专区模块,协助企业办理信用修复等1300余例,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600余次。
终端服务。研发办事终端机系统,指导帮助大竹县某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贷款1000万元。
组建“万市兴”专项服务团
以“全链条”服务机制打造政商更和谐的服务高地。坚持把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点,把“企业找服务”变为“上门送服务”。
“点对点”。构建“企业接待日”、领导挂包、部门组团、企业秘书等服务机制,建立“即收、即转、即办、即回、即督”纾困维权工作机制,收集困难问题推动落实率超90%。
“面对面”。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区域召开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精准助企纾困解难,开展“面对面”活动20余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200余件。
“线连线”。推行“清单式”“立体式”“一网通办”“即来即办”“全域通办”等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