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小厕所”体现“大民生”

2024-06-13 14:12:07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6月5日,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铁柳镇移民村4组村民周朝友家正在改建厕所。拌砂浆、分割瓷砖、贴瓷砖……前来帮忙的师傅们忙得不亦乐乎。

“我家这个新建的厕所还有两三天就完工了。新建的厕所无论是卫生环境,还是安全设施,都比以前好。”周朝友说。

今年年初,会东县铁柳镇移民村正式启动整村推进农村新(改)建厕所工作,计划新(改)建卫生户厕195户。整村推进农村新(改)建厕所工作启动以来,镇村两级迅速行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因户施策、多措并举,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改厕意愿,合力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向深里走、往实里落。

“刚开始时,很多农户都很不愿意,觉得有个旱厕使用就行了。”会东县铁柳镇移民村监委会主任徐加树说,“我们按照‘示范带动、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村广播、微信群、走访入户等方式,给农户宣传农村‘厕所革命’的意义和奖补惠民政策,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新厕改建工作中来。目前,全村新(改)建厕所完成率已达95%。”

在会东县铁柳镇移民村2组村民晏华平家中,新建好的厕所干净整洁,在约3平方米的空间里,蹲便器、水箱、淋浴头、自来水龙头、洗手池、面镜等一应俱全,集厕所、浴室、洗衣等多功能于一体,不仅功能多了,而且空间也大了。

“以前的旱厕简陋脏乱,夏天苍蝇、蚊子多,既不卫生,也不安全。现在新建厕所水一冲就干干净净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说起家里新修的厕所,晏华平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

“厕所革命”让曾经简陋的农村旱厕摇身一变成为“颜值高”、功能全、环境舒心的配套设施,有效提升了农村的形象和品质。

“小厕所”折射“大民生”。近年来,会东县铁柳镇聚焦农村“厕所革命”这个“小角落”,做起了“大文章”,迎难而上,乘势而为,将农村“厕所革命”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有机结合,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统筹推进,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群众适当投入、自愿自主改厕,因户制定改造提升方案,全面激发群众参与“厕所革命”的热情。同时,科学指导改厕,严格验收标准,定期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及时查找、整改问题与不足,确保建成一批、投入使用一批、农户受益一批,不断巩固扩大改厕工作成果,以厕所之“点”带乡村振兴之“面”,大力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以来,会东县铁柳镇建设完成卫生公厕4座,累计新(改)建卫生户厕5000余户。2024年,铁柳镇计划新(改)建卫生户厕300户,公共厕所1座,涉及8个村,其中整村推进1个村。目前,全镇新(改)建卫生户厕已完成85%。

铁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铁柳镇将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稳步开展,加大已建成户厕自查自验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户厕改造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水平,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切实让群众享受到农村改厕带来的实惠,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王世良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