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停车熄火,出示您的有效证件。”6月9日16时许,烈日高悬,喀什边境管理支队库地边境检查站民警尚丁,正对一辆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汽车自驾游客进行检查。
图为过往库地边境检查站准备通行车辆。
核对证件、人像比对、登记信息、检查物品,不到2分钟,整个检查流程完成。“路上注意安全,祝您旅途愉快。”尚丁微笑着向游客道别。前车刚刚驶离,一辆满载物资的货车随即驶入待检位置,尚丁用袖子抹了把额头的汗,继续自己的勤务。
端午期间,素有“天路”之称的219国道新藏线迎来人、车流量高峰,喀喇昆仑的崇山峻岭之间,一辆辆货车、越野车排成长龙,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向前进发。
图为219新藏线部分路段。
“通关旅客和车辆每天都在增长,主要是自驾游客和运送物资的车辆,最高的一天检查1.2万人次。”检查站站长陈畅向记者介绍,该站扼守着从喀什地区叶城县通往西藏阿里的咽喉要道,是新藏公路上唯一24小时通行的边境检查站,承担着对过往人员、车辆的查缉任务。
“现在我们双向3车道全部开放,最大限度保障车辆和旅客通行。”顺着陈畅手指的方向,2组民警分别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为应对不断增大的流量,该站优化通行模式,增派执勤警力,增设检查车道,根据流量变化动态调整警力部署,在确保查缉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保障通关畅通。
“警察同志,我们是从甘肃自驾过来准备去阿里的,在叶城忘了办边境通行证,是不是还要返回去办理才能通行?”当日18时许,来自甘肃的自驾游客刘女士焦急地询问。
“不用返回,您把身份证给我,我们联系山下办证点网上办理。”听到执勤民警祖力皮卡尔的答复,刘女士转头朝车内的同伴说:“太好了,不用返回。”
图为库地边境检查站民警为旅客进行查验登记。
陈畅介绍,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进出边境管理区的人员必须提前办理边境通行证,否则不能进入。但是考虑到当前车流量大,过往人员较多,许多游客首次走新藏线,因为不了解政策没有办理边境通行证。
该站经请示上级部门同意,协调山下办证点推出“远程办证”服务,既确保了安全,又大大方便了过往司机和游客。今年来,该站共检查车辆8.5万台次、旅客14万余人次,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4%、40%。
图为库地检查站民警为高反群众送来药品缓解症状。
“警察同志,快帮帮忙!”19时35分,一辆货车司机在待检区停车后,慌忙向执勤民警求助,称车上另一名人员突发高原反应。“别着急!”民警迅速拿出氧气瓶给发生高原反应的旅客戴上,并让他服下药品,将其转移到检查站室内休息,不到半小时,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新藏公路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沿途要翻越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山和16座冰雪达坂。”陈畅介绍,过往游客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上高原,缺乏高原旅行经验,高原反应、车辆故障的情况经常发生。
为此,检查站在执勤现场设置便民服务柜,里面常备氧气瓶、红景天、速效救心丸等治疗高原反应的物资和药品,放置常用的车辆维修工具,对于一些简单的车辆故障,民警现场就帮助解决了。检查站的勤务登记本上显示,今年以来,该站救助发生高原反应群众532人,救助事故车辆50余辆。
图为库地边境检查站民警在夜间执勤现场核验人员证件。
“这会儿太晚了,前面路况不好,你初次来这里,还是在山上休息一晚再走。”21时40分,天色渐暗,在完成检查后,民警吕洋劝说来自陕西的自驾游客。
新藏公路路线长,来自西藏阿里方向的司机长途跋涉到库地时已经到了晚上。为了保证过往司机和游客人身安全,检查站都会劝说初次驾车途经这里的司机就地休息,第二天天亮后再下山。库地边境检查站民警还在检查站附近清理出一处空地,当做临时停车场,供司机和游客免费使用。
“在这里休息,有安全感,谢谢你们!”在吕洋的反复劝说下,这名游客最终放弃了连夜驾车下山计划,他停好车后向民警连声道谢。
时至22时20分,夜幕如细纱般轻轻降落,将天色渲染成一幅深邃的画卷。暑气在夜色中渐渐消散,仿佛被群山深处的寒意温柔地拥抱。星光点点,与皎洁的月光交织,为这片高原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库地边境检查站那盏灯光,在这片广袤的高原上显得尤为温暖而坚定,在寂静的夜里,为每个旅人点亮了心中的灯塔。
(张红玲 张佳 龚靖)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