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广西-中国改革报看广西,广西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河南淅川:全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4-04-22 16:25:25 来源:改革网河南新闻 郭冠军 王星

近年来,河南省淅川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全力守好一库碧水、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念好“三字经”聚焦“三个关键”抓好“三个重点”。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奋力建设“生态淅川、美丽淅川”,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多项国字荣誉。

淅川县牢记总书记视察淅川时提出的“画出硬杠杠,守好这一库碧水”的政治嘱托,站在守护生命线的高度,全力保护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主要念好建、管、治“三字经”,累计投资10多亿元,建成覆盖城乡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立覆盖全县主要河流的智慧监控系统,组建近3000余人的水上清漂和岸上护水队伍,开展常态化保洁清洁,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深入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累计爆破库区违法建筑16.8万平方米,恢复岸线长度17.5千米,受到水利部充分肯定。做实“河长(村主任)+警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率先开展豫鄂陕三省毗邻县市联合执法,实现巡查执法常态化、全覆盖。施行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大力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加强“小散乱污”动态整治,全面加强农业面源、工业点源污染治理。

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科学施策,系统治理,打造绿水青山,促进生物多样性。聚焦加快生态造林、推进湿地修复、打造海绵城市“三个关键”,克服立地条件差等困难,采取企业和大户承包、专业队造林等方式,大力实施生态造林,我县造林面积连续16年保持全省县级前列,石漠化治理和困难地造林经验全国推广。实施丹江湿地退耕还湿、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等项目,因地制宜打造小微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现有野生高等植物2000余种,脊椎动物近50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坚持把“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中,加快排水方式向绿色化、生态化转变,实现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绿地率达36.5%、人均公园面积达11.9平方米。

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找准生态和发展的结合点,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主要抓好一产瞄准现代农业方向,发展生态高效林果产业,推动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二产主攻先进制造业方向,着力培育汽车零部件、现代中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推动工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三产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以乡村旅游为重点,以民宿高质量发展为突破,深入实施“旅游+”工程,打造文旅产业“升级版”“三个重点”,发展软籽石榴、杏李等生态产业2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先后入选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智能车间13家,建成高新技术企业3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7家。先后创成国家4A级景区2家,培育了丹江大观苑、八仙洞、香严寺、坐禅谷、荆紫关古街等精品景区,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产业园40多个。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