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成都龙泉驿区: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

2024-04-08 20:17:48 来源:本网专稿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农业科技创新正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以水果高标准种植、农田高标准建设、人才高标准培养的创新姿态洒向这片土地,为田野带去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

摄影:魏新华

水果高标准种植

技术品种持续更新 

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园(摄影:邓小峰

 102项、40余种、7万余册,这是近年来龙泉驿在水果示范新技术和新品种方面的一组数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立足本土实际和资源特色,龙泉驿已遴选出桃长枝修剪、生草覆盖、绿色防控等102项绿色高质高效主推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早黄玉、夏黑、春花枇杷等水蜜桃、葡萄、枇杷等40余个新品种,形成技术操作规范,编印技术资料7万余册,分发到各村和各生产基地。

摄影:李义勇

 宝狮湖的梦里桃乡水蜜桃基地绵延数百亩,春天桃花遍山,夏天蜜桃飘香。从基地沿山路一直往龙泉山上走,这里还有面积在600亩左右的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试验基地,各种新品种水蜜桃在这里选育,最后优中选优得到推广。

 以上两个基地,正是龙泉驿水蜜桃种植的一个缩影。资料显示,目前龙泉驿水蜜桃共有近20个品种,种植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可达5万余吨。而这5万余吨水蜜桃,大多是依托新品种新技术走向市场的。龙泉驿长年开展品种选育、试种试培,10余年来诞生了一系列新品种:早脆、早黄玉、油蟠桃、霞脆、霞辉8号、晚湖景等桃类新品种得到广泛推广,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老旧品种。 

以梦里桃乡基地为代表,先进技术的智慧之光也在闪耀。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先后实施了坡改梯土地整治、标准化拱厢起垄、新品种桃苗栽植、铺设地布、水肥一体化建设、农用机械下地、小流域整治、云控平台建设、轨道运输装置建设等项目,基地的“科技范儿”更足。全区各水蜜桃生产基地的机械植保、机电提灌已经实现100%全覆盖。

农田高标准建设

设施设备同步上新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过后,一年一度的大春作物播种拉开序幕。在洛带镇宝胜村的一片农田里,几台机械正在地里来来回回,白色的底肥由机械撒向田间,待下一步泡田打浆后,这片新整理的土地将开始无人机栽秧。

 机械化施肥


高标准农田建设

不但播种实现了机械化,管理、收割在高标准农田里同样实现了机械化。去年秋天,这样的收割画面就出现在了蜀都大道沿线的高粱地里。秋阳下,平整的高粱地里宛如嵌在大地的一幅油画,六台收割机将一株株高粱卷进肚里又吐出粉碎后的秸秆。家住附近、种了大半辈子地的李大爷在看到机械收割的画面后直呼长了见识,“以前都是各家各户一块小田,想请机械也没有条件,现在这种方法,真是省时又省力。”

从麦浪翻滚到向日葵遍地,从大豆玉米套种到水稻压了腰,龙泉驿区自2020年以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农村暂时闲置土地经国有平台公司统一流转、整理后,交由专业农业公司或新型农业主体规模化种植,既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又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截至2023年末,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6万余亩。

 与普通的农田不同,经过高标准改造后的农田区域更加宽广平整,可谓是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与此同时,这些成片的农田里,滴灌、喷灌等设施一应俱全,旋耕机、播种机轮番下地。告别人力作战实现机械化种植的农田,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高标准农田图源:区农业农村局

人才高标准培养

专家农户一起出新

“这几天雨水多,要注意防病防虫。”这两天,山泉镇花果田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又一次迎来了技术指导团队。省农科院园艺所陈栋、涂美艳两位博士,正是多年来龙泉驿水蜜桃品种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推动者。与他们一起交流的基地负责人谢仁斌,则是龙泉驿土生土长的“土专家”。

陈栋(左)、涂美艳(中)与谢仁斌讨论水蜜桃种植技术要领

博士团队与本地村民一起下田间讨论技术,是龙泉驿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培养的一个切面。近年来,龙泉驿区加大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成都农业职业学院建立院校区科技合作,并设立桃博士后工作站。与省农科院园艺所合作建设智慧桃园并开展桃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筛选,二级岗位专家江国良、陈栋常态驻地指导;与西南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开展桃科技合作,二级岗位专家周志钦驻地指导,完成桃抗性砧GF677组培繁育。而在专家团队的实地指导下,像谢仁斌一样的果农们也有了近距离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种植水平。在管理好多个基地的基础上,谢仁斌也俨然成为了“专家”,经常去周边水蜜桃种植基地授课。

谢仁斌

说到专家,在龙泉驿的水蜜桃种植工作中,余国清的名字就不得不提。余国清,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四川省知名果树专家,中国梨、桃学会理事。自1987年大学毕业后,余国清一直致力于农村基层果技推广工作,在他的带动指导下,水肥一体化、长枝修剪等技术广泛推广。近年来,余国清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发表《长枝修剪对早熟桃生长及产量品质》《成都市龙泉驿区以桃花为媒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等论文10余篇,编写印发《桃长枝修剪新技术》《成都市优质桃栽培新技术》等相关专业技术资料10万余册,深受业内专家和广大果农的好评。

余国清(左)

当科研人员在农村扎下来、沉下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农业“搭台”、科技“唱戏”、带动增收的生动场景就在龙泉驿的田野里不断上演。

科技下田地,增收有底气。在这方土地上,科技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同步在田间落地生根,科技创新正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