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温宿菜农:种植恰玛古苗 收获富裕梦想

2024-03-18 09:35:16 来源:改革网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提升,以往以肉质根闻名遐迩的“长寿果”——恰玛古,如今其鲜嫩的恰玛古缨亦成为高档餐桌上的新宠。李术彬瞅准市场需求,利用蔬菜大棚技术,在自家的一亩地中种植了恰玛古,将并通过签订全年供应合同的方式,保证了销售渠道的稳定,开辟出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图为:依希来木齐乡依希来木齐村李术彬家满眼翠绿的恰玛古大棚(李哲清摄)


3月14日,记者在温宿县依希来木齐乡依希来木齐村时看到,这里的蔬菜大棚产业蓬勃发展,处处洋溢着农户们辛勤耕耘后的喜悦与满足。在李术彬家的大棚内,满眼翠绿,各类蔬菜茁壮成长,特别是恰玛古菜苗郁郁葱葱,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丰收图景。李术彬夫妻俩正忙碌而有序地采摘、清理新鲜的恰玛古苗,严格按照与客户签订的全年供应合同进行分拣、打包和运输。


图为:李术彬的妻子正在和村里志愿服务者一起采摘、清理新鲜的恰玛古苗,并分拣、打包(李哲清摄)


据李术彬透露,他家的四个大棚分别种植了茄子、西红柿、豇豆等多种蔬菜,而恰好玛古苗棚的经济效益尤为突出。他与买家签订了常年供应合同,按照7元/公斤的价格持续供货。一个大棚一年可种12茬恰玛古苗,每茬都能带来约10000元的纯利润,这样的高效农业模式不仅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同时也为同村及周边农户提供了借鉴,展示了现代设施农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广阔前景。


图为:种植户李术彬采摘、清理新鲜的恰玛古苗,并分拣、打包(杨礼文摄)


温宿县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激励农民通过高效设施大棚进行特色种植。这一战略在当地农民李术彬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李术彬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依靠设施大棚种植恰玛古苗,不仅满足了高端市场需求,更实现了年均亩产值超过十万元的显著经济效益,有力展现了温宿县设施农业在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实际成果。

(李哲清 杨礼文)中国改革报李振峰报道

 

[责任编辑:李振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