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聚焦融合发展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4-02-23 13:23:36 来源:本网专稿 

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彰冠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学习转化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立足融合发展“大起底”,写好特色农业“大文章”,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提升。

“三聚集”促进建管融合,助力宜居乡村焕新颜


聚集设施建设合力。创新村级公益项目PK制,项目建设“零农赔”,激发群众主体活力,整合政府投入5000余万元、群众集资1000余万元运维农村基础设施,推动万红村3万亩石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设,建设现代种养循环养殖场、规模化养殖场。完成通组路硬化、水库提灌站项目进场施工、水库清淤养护、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全力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硬差距”。

聚集盘活闲置资产。按照“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原则,将撤乡并镇后的闲置资产活化利用,根据需要建设村级活动室、办公场所、卫生院、智慧管网建设管理中心等基础设施,打吉塘村、富乐村、古桥村将老旧村委会进行租赁,大发村将闲置房屋进行改建,建设彰冠镇卫生院大发医疗点230平方米,成为集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疗点,加快城乡设施融合进程。

聚集环境整治力量。打破政策瓶颈,根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镇人大代表表决通过并出台《镇收缴环境卫生费管理办法》,村级卫生费全覆盖收取67万元;由镇统筹资金140万元,配备垃圾处理设施,成立镇级垃圾转运公司,组建保洁队伍64人,有偿清运各村垃圾,形成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实施“畜禽粪污还田”标准体系建设,累计新改建卫生厕所1025户,投入经费201.75万元;新建公共厕所2座,投入52.3万元,落实村级公厕管护责任,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美丽村庄。

“三聚焦”深化产业融合,铺就宜业乡村致富路

聚焦“农业强”,提升产业成色。坚持园区承载、科技赋能,做大做强石榴支柱产业,全镇种植石榴24万亩,产量48万吨、产值26亿元,通过“园区化”布局产业形态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序发展,以技术、标准、品牌为核心,推行以绿色低碳、优质高产、精准高效的生产、管理、服务与运营为一体的新发展模式,发展智慧农业,建成3000亩有机石榴现代农业园区核心示范区,成功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聚焦“农村旺”,壮大集体经济。通过资源做强、资金争取、资产盘活,探索联村共建、村企合营模式,积极发展农资供应、石榴分拣、饭店商超、休闲度假等业态,万红村成立会理万川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开展农资供应、统防统治、农机服务等业务,村集体经济盈利150余万元。大发村整合资金361万元,开展农资统购统销,建设“大发庄”饭店、超市、石榴分拣厂等项目,村集体经济盈利60余万元。古桥村建设张姑娘桥水库提灌站,通过以水表计量的方式收取水费获取村集体收益,盈利40余万元。通过“以强带弱”带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40%。

聚焦“农民富”,拓宽增收渠道。依托全国首个“石榴科技小院”开展电商创业、种植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打造“船城榴工”劳务品牌,全镇2.2万名劳动力就地务工,人均劳务增收1万元以上,全镇收入百万元以上农户200余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万元。

“三聚力”实现治理融合,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聚力党建引领。实行“党建+清单+网格”的“1+1+N”基层工作法,划分网格122个,确定242名网格责任人,构建“镇—村—组—户”全链条责任体系。创办“彰冠镇青年干部夜校”,培训年轻干部400余人次,培养农村“双带”能人84名,吸纳储备优秀人才67名,为和美乡村注入干部人才活力。建立彰冠镇村级干部“导师帮带制”导师人才库,实施1名镇领导干部、1名年轻干部、1名村党组织书记与1名村后备干部的“3+1”结对帮带方式培养“雏雁”,为和美乡村建设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聚力文明善治。以村集体经济为依托,建立“党员积分制管理卡”“美德积分卡”制度,设立“积分超市”,按照“做好事加分,做坏事扣分”的原则,以“一卡两清单三步走”为实施内容,将“美德积分”与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村务管理等结合起来,设立“积分超市”,强化正向激励,以“家庭小美”撬动“乡村大美”,截止目前为80分以上的农户颁发了300余份奖品,激励形成美丽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局面。

聚力示范引领。实施村级示范引领工程,精心打造古桥村“梦里古桥·山水人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形成亲民、开放、互动“一站式”的服务平台,打造家训传承长廊,成功创建2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深化实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升行动,全镇创建州级“洁美家庭”5户”、市级“洁美家庭”28户、镇级“洁美家庭”352户、村级“洁美家庭”3092户。(张晋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 图片由会理市彰冠镇提供 )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