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绵阳游仙区:县域集成改革“花开分外香”

2024-01-25 10:27:35 来源:中国改革报 

4年来,探索总结出“院所+平台+产业”、土地“大托管”、工程项目“拿地即开工”等一批原创性原动力改革经验,核医疗健康产业、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 蒋良明

作为四川省委确定的全省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单位之一,4年来,绵阳市游仙区以科技创新产业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探索总结出“院所+平台+产业”、土地“大托管”、工程项目“拿地即开工”、院地协同招商等一批原创性原动力改革经验,核医疗健康产业、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创新“院所+平台+产业”模式

推动院地协同发展

游仙区共有3家国家级科研院所、9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3所高等院校,科技资源富集。游仙区充分利用“近水楼台”优势,积极探索“院所+平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核医疗、激光、航空与燃机等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游仙区深化院地沟通交流机制,创新组建“一对一”服务院所工作专班22个,拿出3.3亿元财政资金支持院所发展,有效打通了院地企互利共享“中梗阻”,共享技术、信息、仪器等资源,构建“院地企联姻”发展模式。截至目前,游仙区共转化科技成果42项,协调民企参与院所配套73项。

游仙区探索与院所共建航空动力科技创新中心、核医药研究院等院地协同创新平台,吸引了一批人才、催生了一批成果、落实了一批项目。截至目前,有关院所共向地方推荐产业化项目9个,承接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3项。

4年来,游仙区院地合作投资总计216亿元,共建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核医疗健康产业园,集成中试与产业化功能,推动高功率光纤激光、质子回旋加速器等院所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就近中试熟化和产业化。

探索“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让优质的“软环境”成为发展的“硬实力”。近年来,游仙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筑巢引凤,让众多域内外企业选择到这里扎根发展。

游仙区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将行政审批靠前服务,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助力企业“拿地即开工”,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全面梳理新拿地工业项目开工前需要办理事项、材料,制定并公布“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流程图、办事指南;设立“拿地即开工”受理专窗,集成受理“拿地即开工”相关事项,落实专人为企业定制专属报建方案,审批时间压减幅度达60%以上。

在利用土地出让挂牌“等地期”期间,游仙区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部门提前介入,通过调整审批时序等措施,对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等特殊要求的一般工业项目,预先完成工程建设用地规划、工程规划、图审备案、质监登记和安全备案等环节审批,确保企业在拿地后两个工作日内办结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证件,实现“拿地即开工”。

游仙区行政审批局分管工程审批项目的副局长刘全明说:“我们把所有部门都集中在政务中心办公,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截至2023年11月底,新增企业5039户、个体15423户、专业合作社287户、实有经营主体49857户,较2022年底增长31.8%。”

游仙区“拿地即开工”模式的实施,使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4小时内,“游仙速度”受到众多企业点赞。

推行土地“大托管”模式

破解土地撂荒及非粮化问题

针对土地碎片化导致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村劳动力不足导致土地闲置撂荒、传统种植技术落后导致土地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游仙区在忠兴镇探索开展土地“大托管”试点,将过去“单打独斗”的农业生产转变为跨区域、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和非粮化问题。截至2023年12月底,忠兴镇已与15个村10035户农户签订土地托管协议,托管面积43743亩,占全镇总耕地的51.92%。

忠兴镇是一个典型的川北小镇,全镇以农业产业为主,耕地总面积84251亩。游仙区创新“政府主导+三方联动”模式,将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土地“大托管”的重要参与者,引入平台公司与金融机构,以社会资本盘活闲置土地;推出“保底收益+溢价分成”分配模式,既保障农户权益,又壮大集体经济;实行“全过程+全链条”服务模式,有效破解农村耕地无人种等问题;创新“土地整理+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忠兴镇集体经济联合总社理事长卢飞算了一笔账:“2023年大春水稻种植,农资采购实行与厂商直接议价,每吨节约730元,全托管土地比以前农户自行种植每亩每季节约农机、农资成本100元左右,农户采取全托模式较流转给大户亩均增收150元~200元左右。”

在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游仙区通过土地“大托管”实现了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动力。游仙区土地“大托管”经验先后入选2020年全国第二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2021年四川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典型案例、2022年四川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大优秀案例。

在集成改革中,游仙区围绕四大类13方面改革任务,还探索出院地协同招商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截至目前,院地已协同招引中玖闪光、雅化集团、中广核、九洲光电等规模以上企业41家,核医疗健康产业园与中广核技和先通医药等11家企业12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激光产业技术应用产业园拟入驻中久大光、华工激光等16个项目;建立“科技创新”“双招双引”院地专家人才库,推动辖区29家企业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院所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培育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人才77名,破解技术难题32个,涉及资金1.2亿元。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