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田畴织锦绣 文旅谋新篇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4-01-18 21:22:24 来源:本网专稿 

冬日的富顺县狮市镇马安村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网红打卡地”马安农场内时常响起欢笑声;长滩镇,沱江穿镇而过,串联起美景,也串联起蔬菜、白酒等产业,勾勒出一幅美好乡村图景;伴随着机器轰鸣,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一批优质项目陆续动工、投产,几乎每天都有企业前来洽谈……

近年来,富顺县着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城乡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更加畅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向着联通化、一体化的方向加快迈进,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

今天的富顺,在千年文脉浸润中,城与乡如一枝并蒂莲,两处各芬芳:一边是遍地沃野,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一个个幸福新村蓄势崛起,一边是城市品质功能加速升级,呈现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场景。

做大做强产业 夯实“共富”支撑


冬日的阳光,温暖地铺满了狮市镇罗寺村的土地。古色古香的“睦邻亭”里,82岁的潘贵芳和村民们晒着太阳,拉着家常,笑语盈盈,幸福满满。在他们身边,是新修的院墙、新建的“道德超市”、干净整洁的农舍……“变化大哟!”潘贵芳老人说,这些年,罗寺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村风越来越美。

罗寺村的变化离不开深厚的产业基础。早在2018年,罗寺村就以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柑橘产业。发展到目前,已培育村集体经济果园350亩、大棚柑橘15亩,带动全村种植柑橘1000亩以上,打造出以柑橘为主导的现代农业。

2021年,罗寺村又与四川省贡富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榨菜种植合同,在村集体经济果园间种榨菜。此外,还成立村集体劳务派遣公司,整合全村富余劳动力,承接天然气管道安装、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道路建设等各项工程,带动就业2000余人次。

据了解,罗寺村通过劳务输出,土地流转,发展柑橘、榨菜产业等渠道,已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连续数年超100万元。

产业发展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一业为主,做强产业;一地不闲,发展产业;一人不少,参与产业”,这是罗寺村在做强产业支撑上总结的经验。

从农业生产和发展来看,富顺县的优势得天独厚。近几年,富顺县先后编制《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4+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富顺县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富顺县“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等实施意见和专项规划,并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4+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即以再生稻、高粱、柑桔、生猪为主导产业,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为先导性支撑产业。

以此为基础,一个个乡村产业以点串线、连线成面,在全县形成一片片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琵琶镇,石斛产业为当地的经济注入了强心剂,也让群众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全镇林下种植基地有500亩、大棚育苗基地有100亩,通过仿野生技术每年可产药材80吨、种苗2000万株。种苗主要销往云、贵、皖、浙等地,药材则销往成都及上海市、广东省。

在赵化镇、飞龙镇,粮桑种植核心区筛选引进“强桑1号”“农桑14”“川山×蜀水”等优良桑、蚕品种,推广智能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优质蔟具自动上蔟,在一大批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快速发展。

畅通要素流动 破除城乡壁垒


“产业链下游延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久前,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博士陈希勇再次来到他定点联系的永年镇洗马村“把脉支招”。

多次走访了解,他发现,落户该村的富顺县惠诚禽业有限公司尽管智能化程度较高,具备日产20万枚鸡蛋能力,但以市场的眼光看,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他向公司董事长李於钢提出了鸡饲料配方升级、淘汰蛋鸡的利用等多个建议。

“光淘汰蛋鸡高效利用这一项,就可以让我们每年增加上百万元收入。”李於钢高兴地说。洗马村党总支书记杜利刚也深感专业人才看问题更有高度、角度更精准,给村里产业发展提出的建议很有启发性。

如何破除城乡之间的壁垒,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转化,这是富顺县探索的命题。

富顺县坚持以城带乡,重点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增强。2023年10月18日,富顺县委组织部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共同实施的“一村一名博士”计划正式启动。像陈希勇一样的160名博士人才和多个专业博士团队下沉一线,全面对接富顺县203个行政村,为基层提供靶向服务,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人才与需求的“双向奔赴”已然成为“新时代百名博士进富顺”活动的“升级版”。

“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想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几年前,骑龙镇启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作,郭平主动关闭了在成都经营的超市,回村报名成为后备干部。

从2018年当选为大田村党总支书记起,郭平带领群众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今,大田村建设现代化柑橘产业园近千亩,建成种养循环生猪养殖场、肉兔养殖场、肉鸭养殖场等集体经济项目12个,从“落后村”变成了全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如何引育乡村人才?这些年,富顺县深化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红雁计划”,鼓励更多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深化“头雁领航促振兴”,动态遴选村党组织书记递进培养,整合资源搭建村级带头人成长锻炼平台;建立以省级农科院专家、本地“土专家”“田秀才”为主体的动态师资库,实现个性化课程教学;培育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支持村级干部提升学历、选拔本土能人为“两代表一委员”,引导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

眼下,富顺县广袤的乡村大地,不仅房屋变美、道路变宽、产业兴旺,而且年轻面孔愈发常见。这几年,100余名博士专家人才、1395名村级干部、1090名村级后备干部、7.8万名农民工和技能人才深耕基层一线,积极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主力军”作用。

在富顺县,越来越多的人才向乡村汇聚,越来越多的资本也在向乡村流动。

发展全域旅游 推进乡村振兴


院内,三五几人围炉品茶,兴趣正浓的几位女士在开心地打卡拍照,喜静者则在水塘边的摇椅上躺着享受惬意阳光;院外,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沱江夕阳美景。这是冬日的一天傍晚,笔者在长滩镇渔坝村的“青禾”文创田院示范点见到的场景。

“过去我们的农民只有靠种地才有收入,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长滩镇相关负责人说,是文旅融合让长滩镇找到了发展方向。

近年来,长滩镇基于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区的历史底蕴,以沱江串起全镇旅游节点,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

“小院是村民委员会租的村民的闲置房。我们受邀对小院进行亮化、美化、绿化风貌打造。”“青禾”文创田院经营者介绍说,未来,小院会继续扩张,打造成融合手工首饰、乡村咖啡厅、民谣酒吧,特色民宿等数十种业态的文创集聚区,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长滩镇是富顺县以全域旅游视角谋划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富顺县深度挖掘千年古县的文化内涵,加大优质文旅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古城复兴,不断提升文庙·西湖、赵化古镇4A级景区品质,打造古城特色街区,持之以恒培育打造“一城两廊四古镇多节点”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新业态,推动各景点景区串珠成链,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品供给力、产业竞争力。

同时,富顺县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统揽,一体化推进文旅项目分段建设。赵化镇星空民宿、火车餐厅等投入运营,狮市镇“微度假”民宿项目加快推进;建成青山岭游客接待中心,童寺镇天池湖村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项目;创建狮市古镇等A级以上景区3个;加快建设集参观、体验、消费于一体的富顺豆花文化体验园;加快推进“即食豆花”规模化生产,构建豆花餐饮服务全产业链条。通过串联,握指成拳。马安农场、福农橘园、万象田园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建成投用,成为网红打卡地;第八届富顺豆花文化旅游节网络点击量超1500万人次,网络直播、点赞量位列全市景区前列;富顺县首届金牌推介官风采大赛网络点击量突破100万人次;文庙祈学、开笔礼和赵化古镇坝坝宴等特色活动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去年以来,该县4A级景区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40%。

当前,富顺县正以“文旅+”“+文旅”为融合发展主线,提质升级,培育“文旅+研学”“文旅+体验”“文旅+康养”等新业态,打造旅游环线;以“街、馆、景、戏、艺、业”串联文化遗迹遗存和旅游业态链条,形成全资源整合、全要素调动、全链条延伸的“一核六面”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周嘉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唐元龙)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