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成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2024-01-02 22:04:24 来源:中国改革报 

何子蕊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报记者 王进 

2023年12月13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2023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在美国纽约市揭晓。通威作为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本土品牌,以第439位的排名首次入围,至此,成都已有两家民营企业入选世界500强。

成都是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确定的8个全国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之一。2023年以来,全市深入践行中央和省、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全市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2023年前10个月,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51.56万户、同比增长7.66%,民营经营主体超过96%;经营主体合计达到386.46万户、同比增长17.65%;截至2023年12月6日,全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18家,其中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约占70%。成都民营经济以贡献5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62.5%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科技创新、70%的就业岗位的骄人成绩走在了全国前列。

政策支撑增强发展信心

2023年7月19日,被称为“民营经济31条”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在社会上尤其是广大民营企业家中产生巨大反响。

在此之前,四川打出了《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和《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1+2”政策组合拳,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为广大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同时激发其造血功能和发展动能。

全市各区(市)县结合自身实际精准施策,郫都区一天连发3份文件,提出力争到2025年累计培育30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民营经济摇篮”新津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从2.0版向3.0版提升,全市民营经济透露出勃勃生机。

2023年上半年,郫都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5.01亿元,同比增长7.7%;新津区2022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04.9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5%,被确定为全省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试点;在邛崃市,总投资80亿元的四川卓勤新材料科技公司锂离子电池基膜和涂覆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拥有全球单产最大的基膜生产线,三期全面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达60亿元。

科技创新推动自立自强

基因蕴藏着生命演变的密码。作为解读“生命密码”的关键“钥匙”,基因测序仪长年被国外寡头垄断。成都齐碳科技用5年时间攻克了全球基因测序领域最前沿的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研发出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并且推出商业化产品的科技企业。

齐碳科技的成功,是成都民营企业以科技创新实现自立自强的一个缩影。

对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投入增量、基础研究投入等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民营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引导支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努力形成民营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民营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精准发力,成效凸显。

2023年前三季度,成都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079.72亿元,同比增长6.0%,强力撑起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依托科技创新、抢占新赛道,成都的“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民企品牌竞相涌现。

营商环境激活一池春水

虽已时至隆冬,成都2023年民营经济的一个个好消息却让人倍感温暖:11月7日,成都市面向民间资本推出85个示范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11月30日,投资105亿元的通威太阳能光伏25吉瓦电池与20吉瓦组件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成都。

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要把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2023年四川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把提升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和促进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对此,成都不断发力。他们创新“经营承诺制”;推行“首违不罚”;实施“百团千企,抱团出海”行动,组织蓉企“重庆行”“市州行”;强化金融超市建设;拓宽企业用工招工渠道,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成都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激活了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2023年前10个月,成都共引进重大项目335个、总投资超5340亿元。全市“万企兴万村”入库企业达3729家,“兴村”总数2024个、项目4303个、投资总额479亿元,公益捐赠3亿元,各项数据均居全省第一。

当前,成都正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重点,大力实施建圈强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到2025年支柱产业集群规模突破4万亿元。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