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一届市委成立以来,湖南省株洲市坚决落实中央、省委改革决策部署,按照“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的工作思路,把改革作为破解株洲高质量发展瓶颈的“万能钥匙”,全力攻难点、疏堵点、抓重点、创亮点,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一批改革走在了全国和全省前列,攸县“门前三小”工作经验获中央改革办专刊推介,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公立医院改革等5项工作获国务院表彰激励。
一是聚焦向泛投资机构转变,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株洲市围绕推动园区向“会算账、善经营、能赚钱”的泛投资机构转型,大力推进精兵简政、赋权强园、市场化经营,让园区回归主责主业。截至目前,株洲市13条产业链全部确定了主承载园区,园区主导产业营收占比达59%;株洲市园区干部由1620人减至393人,精简75.7%;园区亩均税收从两年前的16.7万元增长至19.95万元;下放园区市级权限115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株洲经开区改革获湖南省委书记肯定性批示。
二是聚焦市场化转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株洲市坚持强激励与硬约束并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企加快由“政府市场双重属性”向独立的“市场属性”转变。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市属国企由13家整合为3家。全力推进减员降本增效,累计“关停并转”子孙公司107家,人员压减比例达23.5%,节约人工成本2.7亿元,新增融资成本降为4.68%,下降0.22个百分点。建立健全以差异化薪酬分配、全员市场化招聘、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为重点的劳动人事薪酬制度,提振了国企员工干事创业激情,2022年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较2020年分别增长20%、44%、38.5%。
三是聚焦打造成本领先优势,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株洲市坚持以降低企业生产综合成本为目标,大力开展“一降一升”行动,出台落实一揽子举措,着力降低企业用地、用能、融资、物流以及制度性交易等成本,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数智赋企”行动力度、人才引育服务水平、企业开拓市场能级、“企业办事不求人”机制效率。今年1月至10月,株洲市园区用电成本下降1%以上;物流降本增效等经验在全国推介;审批办理时间平均缩减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129.39亿元,增长0.8%,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吸引企业投资发展的综合成本优势正在加快塑造。
四是聚焦提升管理效能,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株洲市全面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树牢成本意识、算账思维,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健全政府投资项目成本控制机制,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推行合理低价中标法,一年来政府投资项目中标价平均下降24.78%。全力优化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大力开展编外人员专项清理,累计清退编外人员8475人,节约行政成本3.4亿元。综合采取“用、售、租、融、奖”等手段,全力盘活国有“三资”,两年来,株洲市共处置盘活国有“三资”187.3亿元。
五是聚焦广大人民期盼,推进民生领域集成改革。株洲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不断推动民生领域改革集成、效果集成。扎实推进“三微六位”改革(“微改造”“微服务”“微实事”,学位、岗位、床位、梯位、车位、厕位),系统部署42类72项工作任务,以“小切口”改革解决“大民生”问题。其中,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增值收益购买电梯保险机制在全国推介;建宁驿站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有望成为全国公厕建设标准。推出“株洲街头艺术站”“厂BA”“航空嘉年华”等一批文化阵地、文化活动,将体育、夜经济、工业文化完美结合,成功让株洲火爆出圈。全域推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1+6’模式”,建成1075个小区党支部,实现小区党支部全覆盖,引导5.8万余名在职党员进小区,推动解决一大批群众“烦心事”。(中共株洲市委改革办供稿)(来源:2023年12月24日《中国改革报》04版)